】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融合发展”如何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2-10-25 16:12:20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
  中评社╱题:两岸“融合发展”如何创新 作者:杨开煌(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摘要】从两岸“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当前迭加变局的状态直接摧毁了“融合发展”的“需要动机”“融合方法”。由于变局的状态持续的时间太长,而且何时可以结束,也无法预测,因此,两岸都需要寻找发展的新可能,故而融合的动机开始出现变化。在此情况下,首先两岸“融合发展”的方法必须相应调整:在动机方面,必须从大局变化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性强化其动机,同时必须提供现实迈向未来必要的协助,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十四五规划”有关“经济融合”的设计,基本上也是依未来形势的需要而规划。然而,俄乌冲突形成的能源、粮食影响当时不可能有所预估,比照此一形势,我们在两岸“融合发展”中,必须将两岸关系骤变的因素计算其中,依目前的台海形势来看,两岸关系骤变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其对两岸融合的影响是心理面、精神面的,因此不能没有预案。

  一、两岸“融合发展”的提出与文本

  “两岸融合”的倡议最早是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福建宸鸿科技(平潭)有限公司、与部分台资企业负责人座谈时,首次公开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概念,他说:“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①之后,在大陆“十四五规划”中,对两岸关系是有明确论定的,其第十八篇六十二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中这样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第一节,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持续出台实施惠台利民政策措施,让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两岸合作平台建设。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快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第二节,加强两岸人文交流:积极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促进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少年交流,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

  以上的描述在两岸“经济融合”部分十分明确,但在第二段的社会、人文方面并没有使用“社会融合”“人文融合”的说法。但是细读两段文字的内容,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完全按“十四五规划”,两岸的“社会融合”“人文融合”也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今面对新冠疫情与俄乌冲突的双重困局,两岸融合发展应如何突破,本文希望对此作尝试性的探索。

  二、融合的前提

  “融合”一词在社会科学中使用时,多半跟随在某个范畴之后,例如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语言融合、民族融合、心理融合等,或用在跨界之间的合作,例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从其目标看都是希望将不同的相异之体,逐渐使之趋向相同、相似的进程,并因此得以扩大自我,但是其过程、方法和结果则往往具有相当的差异,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例,旨在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生产、品管、销售等工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稳定产品的质量,扩大销售的时效,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迭加、倍增作用。③其过程、方法和结果往往可以在短时间里看到效果。

  至于“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则是十分复杂而且不易成功的融合,有媒体指出,企业在实际参与军民融合创新的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现实挑战,企业形象地把它归纳为“一个谷、两道门、三个迷”。“一个谷”是指“很多军民融合小企业活不过3年”。“两道门”指的是军地之间存在“玻璃门”:需求与技术单边透明,企业不知道军方真实的需求,和“弹簧门”:民参军企业在遇到问题需要协调时,不知道找谁解决。“三个迷”:就是概念迷惑、需求迷茫、技术迷雾。一些企业和地方在发展军民融合时没有吃透“内生需求、真实需求、系统需求”;缺乏对创新技术的鉴别,大量技术成果是碎片化的,离应用有相当距离。④足证“军工企业与民营企业融合”门坎很高,其困难程度相当复杂,决不是一般的“融合”可以成功的。不过这种“融合”,过程虽然困难,但一般而言,还是比较单纯,因为主要是“利”字当头,大家合则为、不合则罢。也不致有后遗症。

  再看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语言融合、民族融合、心理融合等也各有难易之处,基本上均有赖政府政策、民间意愿,社会精英、市井百姓,共同有心,则过程相对平和、困难也容易克服、成效也有效显现,例如“经济融合”一般由现实利益驱动,往往是民间先行,带动社会交流、政治交往,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融合的条件,并强化文化、民族、语言、心理等方面的“融合”。

  另外“融合”也可以是强制的,特别是在战争之后,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统治需要,则运用政治强制力,推动统治者的制度、价值、语言等,最终同化了被统治者,这也是一种融合。

  从而我们可以归纳出在相异主体之间,形成“融合”的必要元素:

  第一、“融合”需要动机去触发,才会启动:易言之,就是“利益”,当然可以是有形的“利益”,也可能是无形的,动机在政府就产生政策、法则;在个人就生成行动。

  第二、“融合”的方法是“交流”“接触”,不论是自然的、自愿的“融合”,或是强制的、被迫的“融合”,“交流”“接触”作为方法也不可或缺。不“交流”、不“接触”,永远不可能“融合”,“交流”“接触”自然是依据上述的法律、政策去执行。

  第三、“融合”需要时间,不论是自然的、自愿的“融合”,或是强制的、被迫的“融合”,都需要时间去完成,而且是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文化融合、民族融合、心灵融合等更是几代人的功夫。而“融合”之后,就与原先有所不同了。即使是强制“融合”,强制者本身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被统治者的影响,换言之,“融合”的结果是各方均受影响。

  三、两岸融合发展的困境

  按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两岸的融合发展,似乎只有“经济融合”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主要是两岸不论政、商都有动机:对北京当局而言,上世纪有自身发展的需要,台湾业界有转型需求,新世纪后,北京有民族复兴的政治需求,台湾当局有经贸出超的经济需求。所以,尽管台独政权在政治上不愿意,但经济上挡不了,也不能挡,更不会挡,两岸的“经济融合”呈现出与两岸政治敌对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

  至于“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则表现为大陆各级政府、各地官民无不全力支持,积极推动,但是台独政客则是大修法律,恐吓交流;以行政手段压制交往;操纵舆论,仇视交流;修改课本,崇洋媚日,篡改历史,毒化学子,不仅减少这一代的交流、交往,而且改变台湾下一代的两岸关系从民族间的交流,变成民族认同的代沟,将两岸之间的矛盾性质彻底改变。故而两岸之间的社会人员交流、文化交流,虽然也一直没有中止,人数方面也年有所增,但是两岸之间“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却呈现出“一面倒”的现象,交流交往呈现重复化、内卷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两岸“融合发展”近年以来遭遇的最为严肃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台独政权的恶意阻止,而是“新冠疫情”。疫情的爆发,迄今已近三年,从传染的势头来看,颇有历久不衰之势,其影响人类是全方位的。影响两岸“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全方位”,而且就像被染上“新冠疫情”的患者一样,痊愈之后,还有后遗症。这三年两岸几乎停止了所有的人员交流交往,所有实体会议几乎全面停开,旅行观光都禁止了,班机停飞了,原本的渠道暂停了,原本交情冻结了,有些人事也更动了,再等恢复到以往的荣景,则至少也须要二、三年。换言之,前前后后就是六、七年之久,所以再启两岸“融合发展”,又是全新的开始,我们必须严肃评估此一现象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