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26日电/四年前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说,曾经是她缓和两岸关系的机会,如今已获连任的她,还会被大陆等待在就职演说中发表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吗?情况实难乐观。
大华网路报今天“点评”专栏说,当时的背景是她曾在美国智库演讲时承诺,如果当选,“将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体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而宪政体制在两岸关系上的适用,无疑是用一个中国架构、双方同属一个中国来做定位的。至于当时的普遍民意,绝对是认同原国民党政府推动了八年的两岸关系,所以蔡英文才会顺此而说要“持续推动”。这些都是各方相信她愿意“维持两岸现状”的理由,也成为她获当选的主要因素之一。
她发表就职演说时,提出依据“宪法”和两岸条例来处理两岸事务,那么按此应该没有不能接受从“宪法”产生的九二共识之理,但她回避了两岸既有的九二共识,以致翌日大陆即宣布中断两岸制度化的协商和联系机制,而仍以“未完成的答卷”,留下她向前跨一步以重启双方协商和联系的余地。
然而,其后蔡政府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持续的“去中国化”,使得“宪法”和两岸条例的一中意涵不断被掏空。大陆在等待了一段时间的“答卷”后,也不再做此呼吁,两岸关系便急转直下,台湾连续被排除在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大会之外,并丧失了七个“邦交国”。蔡政府也以限制两岸交流作为反应,尢其针对习近平的1/2对台政策讲话,接连祭出“三道防线”、“四个必须”、“国安五法”、“七项纲领”,再加一套反渗透法,严厉压缩两岸民间交流的空间,甚至否定民间交流对两岸严峻形势的缓冲意义。
至去年在双十节祝词中,蔡英文的“中华民国台湾七十年”观点,切割了已历时一百零八年的“中华民国”曾在大陆存在且和中国有着紧密的政治与历史连结,其欲以“新国家”之姿面对两岸关系的意图相当明显,这与传统认知的“中华民国本来就是主权国家”、“自1911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产生了根本性差别,形成“台独”与不独、非独的两条不同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