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
http://www.CRNTT.com   2019-12-27 00:15:45


  中评社╱题: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 作者:锺焰(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长三角地区的两岸经济合作也进一步全面优化创新合作模式并建设有效率的创新合作平台。在合作模式方面可以积极推动长三角民企与台资企业的联动发展,积极向共同研发、经验管理、创造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及联手制定标准、拓展国内外市场方面深度合作。平台建设方面,可以建设跨行政区的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园区,加大对两岸企业合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台资企业在园区内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正式提出并交付给上海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就是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书记的新要求再次吹响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进军号,如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如何更好地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展两岸经济合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工作重点

  从目前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各地区空间发展差距显着存在,区域交通系统尚未完善,顶层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等。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实施一体化过程中,需要对所有阻碍经济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各种门槛一一进行梳理,然后运用创新性改革的思路和手段,开拓一体化的路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打破自然和人为的阻碍,按照经济区域内部的联系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

  1.建设长三角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发挥交通一体化基础作用。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互联互通是长三角深度融合的有力支撑。长三角规划已经扩容到26个城市,其中上海、安徽8个、浙江8个、江苏9个,要大力发展长三角城市城际轨道交通,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的26个城市能快速通达、深度融合。同时要通过电子商务途径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公共交通一体化,各城市将城市间公共交通建设纳入公共财政一般预算,设立城市间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交通一卡通”等互联互通。

  2.打破行政区划边界,促进社会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对内联系紧密、对外高度开放,区域内社会经济要素能够实现自由流动。这需要建设包括通讯、电信市场以及公共服务在内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安全防护工作,实现网络设施一体化进程。为此需要建立长三角基础设施联合规划机制,建立稳定高效的能源、水资源供应一致性标准体系,实现长三角区域内油、气、电、水同类型同网同价。要建立长三角区域内养老保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结算中心,推进长三角区域内公共设施和服务互联共享,实现长三角公共服务“一卡通”。

  3.协调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规划,构建互补协同产业体系。

  长三角各城市拥各自的特点,同时又有着协同互补的巨大产业合作空间。上海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也是我国重要的窗口型城市。杭州拥有阿里巴巴、网易等知名互联网企业,是世界“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苏州、南京是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南通致力于江海联动开发,打造江苏沿海新兴的区域枢纽港。对于长三角来说,通过区域一体化建设推进建设长三角产业发展协调规划机制,将有利于避免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同质化竞争,更有利于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4.创新管理协作模式,建立区域协调合作平台。

  优化深化跨行政边界协调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协调机构,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首先是突破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行政边界制约,规划实现内部资源整合与长三角区域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是合理规划城市产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城市之间、产业之间的错位发展。再次是建立常态化多元化的区域间交流合作协调机制,引入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环节,加强长三角内部的全面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与功能融合,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作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