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融合发展:大陆推进和平统一的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7-05-01 00:18:13


两岸交流发展与融合发展比较简表
 
  第二,受政党政治的影响不同。交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台湾政党轮替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两岸交流既包括公权力部门的交流,也包括民间社会的交流。在公权力部门交流部分,在政党轮替后,由于民进党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两岸交流受到很大影响,不仅官方交流中断,而且民间社会交流也连带受损。然而,融合发展主要是由大陆官方推动、台湾民间的个人、社团和企业参与的新形式,台湾官方不包括在目前大陆推动的融合发展行列之中,所以,融合发展基本上不受政党轮替的影响,相反,在政党轮替后,大陆更应加大力度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以稀释岛内的“台独”浓度。

  第三,推动力量不同。交流发展是由两岸官方共同推动的,而融合发展则主要是由大陆官方推动的,故前者具有双向互动性,而后者则主要体现为大陆主导、台湾参与的单向过程。大陆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并且开放力度会逐步增大。大陆将继续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上,两岸也可以加强研究、务实探讨,在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作出妥善安排;另外,对于台湾方面所表达的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意愿,大陆也持欢迎态度。⑥

  第四,参与主体不同。交流发展的主体不仅包括官方机构、被授权组织等公权力部门,也包括个人、社团和企业等。然而,融合发展主要是指台湾民众个人、社团和企业参与到大陆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分享大陆崛起所提供的机会和资源。当然,从理论上说,融合发展还包括台湾以适当的名义参与大陆所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或参与大陆推动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如“一带一路”等),但那不是融合发展的主要所指,而且目前也很难推进。

  第五,实现平台不同。由于交流发展是双向的,故其场所和平台既可以是大陆地区,也可以是台湾地区。然而,融合发展则不同,其本来是双向的,但由于复杂的原因,目前只能是由大陆主导的单向融合发展,故其场所和平台主要是大陆地区,即便是台湾参与大陆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等,那也是大陆搭建的区域性国际平台,也可以视为大陆地区的延伸部分。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交流发展和融合发展的不同,笔者将上述内容加以概括并列表如下:

  两岸交流发展与融合发展比较简表
  (图表来源:作者自制)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推动两岸由交流发展走向融合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带有一定程度上的质变。那么,融合发展是否意味着要取代交流发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融合发展与交流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两条相辅相成的轨道,尽管这两条轨道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相互替代。那种认为融合发展会取代交流发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其错误在于:割断了融合发展与交流发展的内在关联,忽视了交流发展在两岸关系中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交流发展不仅不能被取代,而且还要继续扩大和深化,让更多的台湾青年人瞭解大陆、认同大陆,以更好地促进融合发展。

  通过融合发展推进和平统一的助力和阻力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既有阻力,也有助力。如何借用助力,克服阻力,切实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是当下大陆学界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助力因素

  第一,大陆综合实力不断提升,能为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必要条件。近二十年来,台湾内部因意识形态分歧和蓝绿恶斗等原因,致使社会动荡不安、投资环境恶化、资金大量外流、经济持续低迷、未来前景不明。对此,台湾居民倍感焦虑。相反,目前大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国际社会普遍看好的颇具潜力的最大市场,充满诸多商机,尤其目前大陆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正在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陆可以给台湾居民来大陆就业、创业提供很多资源和机会。从目前已经来大陆就业、创业的台湾专业技术人员看,他们大多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这一方面与他们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等技能和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陆给他们提供的政策支持有关。大陆支持台湾民众来大陆发展是大陆综合实力的体现,表明了大陆对自身掌控两岸关系主导权的自信。

  第二,台湾就业市场狭小,限制了台湾青年人的发展空间。根据台湾当局“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资料,台湾15-24岁青年失业率在2000年为7.36%,2001年突破10%,2012年则达12.66%,远高于日本和韩国的8%。就2012年而言,青年失业者依据教育程度划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学及以上占56.21%、高中职占29.86%、专科占7.97%、国中及以下只占5.96%。⑦造成台湾青年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台湾近十年高等教育扩张,青年大多选择继续升学,造成供需失衡;台湾青年人力资源供给与产业人力资源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全球化冲击;产业失衡;台湾当局促进就业的政策没有及时跟进;等等。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台湾青年人看不到自己的未来,陷入焦虑之中。论平均富裕程度,大陆可能不及台湾,但大陆的发展日新月异,充满了生机和机会。倘若大陆能为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发展支撑一个事业平台,台湾青年的利益就会与大陆的利益绑定,最终就能与大陆“同呼吸、共命运”。

  第三,大陆已经并正在出台支持台湾居民融入大陆经济社会建设的政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陆领导人多次就此政策落实作出部署。譬如,2017年1月20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中央对台工作会议上指出:“继续推进两岸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的参与度和获益面。研究出台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更好发展,依法维护台胞权益”。⑨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台湾同胞尤其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两岸同胞要共担民族大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同创造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⑩二是涉台部门已经开始推动此项工作。譬如,为了鼓励台湾青年赴陆创业,截至2017年初,国台办共授牌设立41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12个“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在地方,也有政府部门开始出台针对台湾青年来本地创业的政策。大陆官方的政策及先期的试点,为今后持续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阻力因素

  第一,大陆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台湾同胞参与两岸融合发展。目前的融合发展主要是让台湾民众参与到大陆的经济社会建设当中来,这必然会引出一个问题:台湾民众是否愿意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陆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大陆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巨大的、丰富的,但大陆是一个超大型社会,富集的资源经庞大的人口一平均就显得相对贫乏。⑪

  第二,台湾当局可能会人为地为两岸融合发展设置障碍。岛内一些人可能会故意歪曲融合发展,将其解释为统战阴谋,指责大陆企图通过这一阴谋将台湾溶解在大陆之中,是变相地“吞并”台湾,甚至某些“台独”人士还可能以此大做文章。回顾前几年,大陆在福建平潭建立综合实验区,拟开展对台工作的新试点。当时马英九当局就出台政策,限制台湾居民尤其公职人员到平潭寻找发展空间,致使平潭综合实验区没有完全按照既定方向发展。面对大陆推动融合发展,蔡英文当局是否会像马英九当局一样出台相关政策进行限制,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一旦蔡英文当局出台限制政策,尽管改变不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大势,但会或多或少地给两岸融合发展带来很多阻力。

  第三,两岸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存在显着差异。倡导两岸融合发展本身就是因为两岸之间存在差异,没有差异也就无所谓融合。社会差异对于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既是助力,也是阻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台湾社会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尤其自1987年开启政治革新以来,台湾又实行西式自由民主体制;台湾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西式自由民主体制下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他们的政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已经基本固定化。台湾民众来大陆就业、创业,意味着他们要在一种全新的制度和体制环境下开始新的生活和发展,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另外,客观而论,大陆相对于台湾的优势主要在于硬实力,而在软实力方面并不占多大优势,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两岸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