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汪毅夫:谈《胡适口述自传》
http://www.CRNTT.com   2021-10-29 00:38:33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10月29日电(作者 汪毅夫)1960年前后,台湾学者郭量宇提倡口述历史、台湾医师韩石泉提倡自传的写作风气,胡适一一表示赞同,并用英文写了《胡适口述自传》的提纲。接着,胡适在美国同唐德刚合作,完成了《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口述自传》出版后受到热捧,据说这本书创建了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诚然,胡适和唐德刚有意创建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典范。我们知道,一般访谈录的制作过程是你问我答、我答你记,是采访人主动提问,报告人被动回答,然后采访人被动记录(包括笔录和录音)。与此不同,胡适和唐德刚即报告人和采访人的分工和角色分设被打破了,他们共同提问、共同解答,分工被合作取代,被动为主动取消,彼此互动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先读德刚,后读胡适”,读唐德刚译注的《胡适口述自传》,确实应当首先了解唐德刚所起的作用。

  追求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这是口述历史制作的硬道理。然而,任何一部口述历史也难免失实的硬伤。《胡适口述自传》说:“当我在1916年开始策动这项运动时,我想总得有25年至30年的长期斗争(才会有相当结果),它成熟的如此之快,倒是我预料之外的,我们只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要在学校内以白话文代替文言,几乎完全成功了。在1919年至1920年两年之间,全国大、小学生刊物共约400多种,全是用白话文写的”。这是《胡适口述自传》的一个硬伤。须知,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在学校内以白话文代替文言",语言学家与有大功焉,岂是胡适等几个文学家可以独享的功劳!胡适在此犯了“选择性记忆”的错,唐德刚也有未予纠错的问题。说来有趣,台湾当时处于日人侵占之下,台湾实现“用白话文代替文言”乃是在胡适1916年预计的“25年至30年”的上限即1946年以后,在语言学家魏建功等人主持的台湾国语推行运动配合下,才“几乎完全成功”的。胡适幼年曾在台湾住过1年又10个月。1916年,当胡适预计“25年至30年”时,似乎于潜意识里把他的“第二故乡”台湾考虑在内了。是不是这样呢?   

  附带言之,也是在1960年前后,大陆文史界提倡写作“亲历、亲见、亲闻”历史的风气,也有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历史真实的硬性要求。譬如,我读1960年代的《泉州文史资料》《福建文史资料》,见福建文史馆馆员、著名文史专家王连茂制作的《安南永安抚记事》《“中华革命党福建分部”简述》《泉州市卫队的前期》《泉州拆城辟路与市政概况》《记陈国辉龙岩“剿共”的惨败》等,篇篇合于口述历史的学术规范,一一堪称口述历史的学术典范。我指导研究生写作学位论文,曾建议他们从全国政协和各地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的“文史资料”专刊查找材料,并将当年收藏的一套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送给一位研究生。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