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金东根:韩国的选举文化与政治传统
http://www.CRNTT.com   2019-05-20 00:17:22


韩国政界资深人士金东根受察哈尔学会邀请,举办以“韩国的选举文化与政治传统”为主题讲座(左三)(中评社 武毅摄)
  中评社北京5月20日电(实习记者 武毅)5月17日,韩国政界资深人士金东根受察哈尔学会邀请,举办以“韩国的选举文化与政治传统”为主题讲座。金东根是韩国政治家、察哈尔学会文化与和平委员会委员、韩国国际文化交流院国际地方政府交流委员长、成均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韩国水原市副市长、韩国京畿道副知事。活动由察哈尔学会助理秘书长刘洋主持。

  二战结束后,韩国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它移植了西方民主制度框架,在民主阵营近30年的斗争中,西方民主框架与韩国本土政治文化之间进行了艰难的磨合。韩国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选举制度,一直以来都受到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关注。

  金东根首先介绍了建国以来韩国的政治选举概况。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当时的韩国作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文盲率高达80%,而就是在这种情况韩国引进了西方的民主选举制度,开始了第一次选举,这对于政治领域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变。在韩国选举制度70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共举行了19次总统选举,其中直接选举12次,间接选举7次。其中,第二届、第三届、第十三(1987年)到第十九届(2017年)均是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中,第一、第四届是由国会议员选出,而第八(1972年)到第十二届(1981)则由选举团选出。对于总统选举,民众普遍更倾向于直接选举。在1995年后,中央开始下放权力进行地方选举,直接选出市、道知事和市长、郡守。

  金东根认为,从支配韩国数百年的思想根源入手,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了解韩国政治制度所呈现出的特点。在韩国的政治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要属儒教文化。从中国明朝时期开始,儒教文化开始深深植根于韩国社会,儒教的宿命、正统、名分、信义思想构成了韩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所倡导的天命意识,有助于统治者将自己地位合法化,因此在当下的韩国老年阶层中,还存在有统治者是受命于天的固有认知。将儒教中的“孝”文化延伸放大,便强化了韩国的家族主义、地域主义,表现在政治领域就是归属主义优先于业绩主义。同时,受儒教思想的影响,韩国政治生活中还体现出教条性格的特征,这在抵抗军事独裁体制过程中表现更加鲜明,民众不以业绩和结果来评价政治,而用善恶概念来作出评判,这就非常容易形成道德对立的局面,进而导致在韩国的政治领域要想妥协解决问题变得十分困难。实际上,政治领域中很少有谁完全对或完全错的情况,无法实现正当妥协和相互合作,大部分斗争或敌对关系的形成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在抵抗军政府的过程中,抵抗他们这种行为属于道德正确,因此如果献出了生命,不管目标是否实现,一般社会成员都会高度评价这种行为,认为这是用生命进行斗争的“殉教者”的姿态。

  金东根表示,韩国政治中存在根深蒂固的裙带文化,其着重体现在地区主义。裙带文化不仅局限在私人领域,在政治领域也发挥着巨大影响。现代韩国政治中政治领导人和家臣这一准家族集团的形成,以及重视血缘、地缘、学缘的文化也可以被解释为家族主义的延续。在总统竞选过程中,如果总统候选人脱离原来的政党,重新参选的话,这种行为不会得到国民的支持。在选举过程中,候选人往往会给民众灌输一种思想,即当地人就应该选当地的候选人,这种地区主义投票倾向从1971年总统选举时开始凸显。而从总统角度来看,总统为了政权的稳定,也往往会任命同乡的人进入国家机关,但是这种政治领导势力的准家族化现象阻碍了政党的发展,地区主义的倾向如果在以后的选举中进一步延续,就会产生一种恶循环,这种方式亟需被改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