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国评论》第261期精彩观点抢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19-09-01 00:17:42


 
  《“一带一路”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与地区看‘一带一路’系列之一”》一文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薛力指出,“一带一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6 年。整体而言,现在的情形可以用“成效显着、挑战凸显”来概括。一方面,成果与影响超出预期,在影响内政的同时,已经成为共和国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外交决策之一,而且这种影响还在提升与扩大。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挑战与困难,其中有些是事先没有预计到的(如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讲话中明确提出“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这意味着“一
带一路”建设将继续推进下去。而如何高品质、可持续地建设“一带一路”、画好“工笔画”,则是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所在。这需要集思广益,既需要来自中国的声音,也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支持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的观点。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精选一些国家,对其熟悉中国与“一带一路”的精英人物进行一对一的学术访谈。这些人或者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代表性学者,或者是高级外交官,或者是政府部门处理对华关系的官员,或者是代表性媒体从业人员,或者是代表性企业家。其观点在东道国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在《“学术移工”在两岸社会融合发展中的“解码”作用》一文中,作者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台籍教师)、炎黄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兼助理教授、(台湾)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连云港市台湾研究会学术顾问练卜鸣指出,台籍教师具有较长在陆时间,与学生、老师们朝夕相处,与当地人接触也较多,又熟悉两岸社会环境。这些为数已上千的台籍教师站在第一线教书,作为两岸关系中特殊的一元,理应为两岸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尽一份力,如实解读、理解大陆各种对台政策,积极去发挥台师群体所具备的“解码”功能。如果有大量“台湾教师”在大陆因教学而长住,对于陆方正确理解台湾人的各种看法,当然有帮助;也可以回头让台湾对大陆有更正确的理解,这将会是两岸交流趋向全面且客观的另一里程碑。

  本期“智库思考”栏目刊发了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周天柱的《关于“一国两制”的两岸争议》一文。该文指出,两岸学术界都认为,在“一国两制”的概念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是“一国”的具体政治内涵。中国大陆基于“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的是两岸统一的实质内容,而非表象的名称问题,“一个中国”的“中国”究竟该如何定义,可以由两岸共同讨论决定,并非是铁板一块。邓小平的国家统一的战略思想考虑、谋划得更多更远,1981 年8 月26 日,他对一位海外知名人士说,如和平解决不可能,不排除以武力形式解决台湾问题。即使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可以不变。按照邓小平所设想的“一国两制”,武统后台湾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遇到的阻力与障碍会相对较少。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展。历经一段时间的过渡,当社会主义的竞争力超过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各种优越性胜过资本主义,岛内民众自然而然会从向往以致跃升到自我重新认定与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