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智库:《中国评论》第259期精彩观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7-01 00:21:40


《中国评论》第259期目录
 
  本期“智库报告”栏目关注中美关系,共刊登了《从交流发展到融合发展:统一的新理念与新路径》和《“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两篇文章。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彭韬在《从交流发展到融合发展:统一的新理念与新路径》一文中表示,两岸融合发展理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对台工作方面的重要体现,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对台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习近平对台思想的核心内涵。这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环境与两岸关系出现了新形势与新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反思过去大陆对台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继续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所提出的新思路。交流发展,是在初级领域及较浅层次上的发展。而融合发展,则更强调交流合作的目标,是对两岸交流发展的创新、深化,是推进两岸统一进程的方向目标及动力源泉。

  《“一国两制”须在实践创新中加强融合发展功能》一文作者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安栓虎指出,“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它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针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一国两制”构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平顺回归,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迄今暴露出不少问题,面临诸多窘境。“两制”在内地与香港社会融合方面功能缺位、乏善可陈,不可不察。而台湾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在政治对立的氛围下,“一国两制”在台湾从来没有一个声求气应的舆论环境。弥补短板,赋予“一国两制”构想以“融合发展”的新功能十分必要。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认知。

  本期“智库思潮”栏目刊发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谢大宁的《认同、历史真相与历史诠释》一文,该文认为,所谓“新国族建构运动”,是由民进党与当时国民党以李登辉为首的本土派所共同进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夺权,既要摧毁国民党原本的权力结构,也是为了可以巩固新的权力结构。这种历史脉络改变的基点,不是来自于对历史真相的扭曲,而是来自于试图改变整个台湾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政治认同。两种台湾历史教育中叙事脉络的竞争,本质上是一种认同的竞争,而不是历史真相的竞争。如果说这是一场认同之战,它无法通过厘清历史真相的方式,靠对所谓历史证据的论辩来解决,那又该如何解决呢?的确,当问题已经上升到认同战争这个层次时,就不会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了。认同问题的特质,它是感情性的,
不是知识性的,说理、威吓、怀柔,软的硬的手段都未必有效。就台湾目前的认同状况来说,尽管还没到整体断裂的地步,但其走向不容乐观。

  本期“智库观察”栏目刊登了《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影响的分析》和《当前外部环境对推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两篇文章。

  南开大学教授朱磊所撰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对大陆台商影响的分析》一文指出,全球产业链的改变不一定能够有效打击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相反,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摩擦,迫使更多企业将投资转向中国周边,客观上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产业联系,“实际上进一步加强了亚洲经济整合,中国虽因外商外迁损失外资与工作机会,却强化了其亚洲经济整合龙头的宝座。”中美贸易摩擦对台企未来投资布局的影响存在差异化:市场和生产多元化的大陆台湾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抵抗力较强,既可内部消化加税影响,也可通过将剩余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分公司规避风险;但对美出口或代工的大陆中小台企,其产品可替代性较强,也缺乏生产外移的能力,生存压力较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