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一国两制”台湾模式辨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5-27 00:12:18


国家统一关乎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是中国梦的必然组成部分。
  中评社╱题:“一国两制”台湾模式辨析 作者:杨立宪(北京),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台湾拒绝接受“一国两制”,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以“一国两制”模式统一有恐惧,有担忧,有怀疑,同时,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坚定支持、保护台湾有幻想。

  虽然台湾目前拒绝“一国两制”,却并不等于说“一国两制”在台湾根本无实施的可能。为了让台湾愿意接受“一国两制”,大陆除了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增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可信度,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威信及影响力,增强港澳模式的说服力等,还要就台湾方面关心的种种问题解疑释惑。

  序言

  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因内战而遗留的台海两岸分治问题,是中共领导人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政治构想及主张,但机缘巧合首先应用在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的实践中。港澳回归以来的治理情况表明,“一国两制”实践虽然不断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或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但总体上是运用成功的。通过港澳的实践,人们对以“一国两制”模式解决台湾问题增强了信心。

  但毋庸讳言,迄今为止,“一国两制”构想仍不为台湾主流民意(涵盖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所接受。其原因值得认真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2讲话”〔1〕中提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这是对从事对台工作者及学者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对台暨两岸关系研究的学者,想就此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以促进相关讨论的深入。

  一、台湾不接受“一国两制”的原由

  “一国两制”构想从提出至今,台湾方面从未认真思考其可行性并予以接受。蒋经国当政时曾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暨实行“一国良制”。李登辉主政初期制订的“国家统一纲领”,基本延续蒋经国的大陆政策思路,主张“自由、民主、均富统一中国”。李登辉主政后期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特殊两国论”,实即推动“分裂合法化”。陈水扁执政时期干脆推行“一边一国”、“正名制宪去中国”、“台湾前途由住民自决”的“台独”路线。马英九主政时期,虽然两岸关系有了较大改善,但马当局始终坚持“维持现状”、“不统不独不武”的立场,拒绝接受“一国两制”统一构想。蔡英文干脆直接拒绝“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并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混为一谈,〔2〕举执政之力制订“因应及反制‘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指导纲领”,以此“作为国安团队与行政部门因应这项挑战的行动准则”。〔3〕就连当下台湾最红的蓝营政治人物韩国瑜,也不讳言“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港澳式的一国两制”。〔4〕

  综合来看,台方反对“一国两制”的理由,主要有“吞并说”、“矮化说”、“共产化说”和“变卦说”等。

  “吞并说”认为,在“一国两制”下,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虽可享有“高度自治”,但不能违背大陆的宪法与中共的旨意,两地“本质上仍是一种主从关系,一制代表中央,另一制代表地方”,〔5〕这是“落入北京的陷阱,迟早要向北京纳税、受它指使”,如同“把凯蒂猫推到狮子的笼子”,〔6〕台湾人只能享有鸟笼里的“民主自由”〔7〕。

  “矮化说”认为,“一国两制”把台湾等同于港澳,这是“无视中华民国的存在”,无视台湾人民已经享有的一切自治权力,是对台湾的贬低。认为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8〕拥有自已的土地和人口,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及“国家象征”符号,有最高且排他的自我管辖权和对外关系权,选民可以直接选举各级行政首长和民意代表,而港澳则是中国从英国和葡萄牙手中收回的殖民地,从未独立拥有台湾所拥有的这一切。港澳实施“一国两制”是获得从未有过的“高度自治权”,台湾则不是。所以,台“断不可能接受‘一国两制’”。〔9〕台湾前途由“住民自决”已成为“全岛共识”,两岸只有在“对等”的基础上才可以谈未来。〔10〕

  “共产化说”认为,在“一国两制”下,大陆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只能为辅,且只能在过渡时期存在,而且权力安排“由上而下”,台湾人不可以当国家领导人,“缺乏民主性”,〔11〕大陆对两制的内涵与时效拥有解释权与最后决定权,台湾“终须被迫放弃民主自由制度,完全接受中共设定及安排的制度”;“一国两制”的目的,“是要中华民国向中共全面归降,要台湾地区人民在一定时间后放弃民主自由制度”。〔12〕

  “变卦说”认为,大陆实行集权体制,共产党领导一切,人治大于法治,中共建制后政治运动不断,法制权威不彰,人权得不到充分保障,有诸多说话不算话的先例,令人不敢相信中共领导人在统一前作出的种种承诺。易言之,一旦台湾接受统一,大陆完全可以依仗其执政优势,在其认为必要、合适的时候,找藉口随意更改诸如两岸达成的统一法律,届时台湾将毫无退路及“自卫”能力。

  由上述说法可知,台湾对于实行“一国两制”,一是恐惧,二是担忧,三是不信任。之所以会产生这些看法,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试归纳出如下几点。

  其一,国共内战后遗症。国共两党围绕国家发展道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执政权的斗争由来已久。近代史上,国民党曾是中国的执政党,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但最终因分歧不可协调导致内战爆发,国民党战败被迫退踞台湾一隅,两岸由此形成隔海对峙局面。这段历史让国民党始终耿耿于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政权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甚至犯过诸如反右、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这些更加深了国民党的反共情结,并进而将国共恩怨转化为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敌视暨不信任。改革开放40年极大地改变了台湾同胞对大陆的观感,国共两党也走上了和解的道路,但要去除两党将近百年来结下的心结,建立政治互信,实现两岸整合暨统一,绝非易事。该党对“一国两制”的标准回应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即实行“一国良制”。

  其二,国际冷战格局影响。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分成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尖锐对峙,两岸自然分属于两端。美国把台当作“亚洲反共第一岛链桥头堡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不遗余力加以扶持,极大地阻挠了中国的统一大业。1990年代两大阵营冷战宣告结束,但因是以苏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解体为标志,故非但不利于两岸统一,还激励了台湾在美国支持下继续与大陆对抗。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多极化成为潮流,但冷战余绪仍在,美国仍在处心积虑地利用台湾来遏制和演变社会主义的中国,这显然不利于台湾接受“一国两制”。

  其三,两岸实力及发展不平衡。从两岸综合实力比较上看,台湾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领先于大陆,如人均GDP、人均分配所得、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拥有财富等,均比大陆强。但大陆人多地广资源多,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国防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均获得全面快速发展。目前,大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七八个省份的经济总产值已超过台湾。1990年代初台湾GDP总额占大陆45%左右,到2018年只占4%了。〔13〕大陆政权获得国际承认的数量,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言权和影响力,更是台湾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样的实力对比差距及其发展趋势,造成台湾社会面对大陆时心态极其矛盾暨不平衡:一方面是羡慕嫉妒,甚至有些自卑,另一方面则是不服气、不甘心、不相信。影响所及,台对“一国两制”构想充满恐惧,担心统一后台湾会成为大陆的盘中餐、囊中物,予取予求。

  其四,台与港澳情况不同。港澳原是英国和葡萄牙治下的殖民地或租借地,中国政府是与英葡政府谈判后,方使港澳回归中国统治,“一国两制”赋予港人和澳人从未有过的高度自治权。台湾则不同。台于1945年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回到中国怀抱,1949年虽因内战原因与大陆隔海分治,但始终置于中国人自己管辖之下,本就有“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在台看来,并没有赋予更多的权力,反而要剥夺所谓的“独立主权”,这是对台的“歧视”、“矮化”和“吞并”,故打内心眼里不愿意接受。此外,港澳回归后在“一国两制”适应上多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成为“台独”势力故意扭曲和诋毁“一国两制”的口实。

  其五,岛内政治变迁的影响。大陆最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时,寄望于在台长期掌权的国民党与中共实行第三次合作,但将近40年过去,台湾的政治生态早已本土化、多元化和台湾化,国民党已由独大党变成众多竞争党之一,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一跃成为台湾政坛主要政党及国民党的头号竞争对手,“台湾前途自决”渐成为所谓的“台湾共识”。政党政治暨选举政治的实施,驱使台各政党纷纷向民粹政治靠拢,以讨好选民、争取选票作为执政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台独”大行其道,统派处境艰难,“一国两制”被污名化和妖魔化,就连推动两岸交流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就会被扣上“联共卖台”的罪名,这使得“一国两制”在台根本没有理性探讨的空间。此外,两岸长期对立分治,极大地影响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瞭解和认同,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天然独”。

  其六,国际社会公投风盛行的影响。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再次出现了公投自决的风潮,先后有数十个国家内部出现了举行独立、自治或明确地位的公民投票,有的公投成功达到目的,有的则宣告失败或不被承认。如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前南斯拉夫国家分裂、东帝汶脱离印尼、南苏丹脱离苏丹、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等获得成功,而波多黎各申请成为美国第51州、魁北克脱离加拿大、苏格兰脱离英国、加泰罗尼亚脱离西班牙、百慕大脱离英国、库尔德斯坦脱离伊拉克、托克劳摆脱新西兰托管等则宣告失败。还有些则处于争议状态,如克里米亚举行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公投,获97.47%票支持,俄罗斯宣布承认并予以接纳,但乌克兰和联合国大会投票予以否决。〔14〕这些公投很多已超出了二战后殖民地谋求民族独立的性质,例如魁北克、苏格兰和加泰罗尼亚等地的独立公投,以及波多黎各想成为美国第51州的公投等,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民粹的宣示,而且有些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但无论结果如何,蔚然成风的公投运动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公投自决是很大的鼓舞。

  综上所述可知,台湾拒绝接受“一国两制”,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既有国际原因,也有两岸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以“一国两制”模式统一有恐惧,有担忧,有怀疑,同时,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坚定支持、保护台湾有幻想。

  二、大陆为什么主张“一国两制”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实现两岸统一的问题。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两岸完成统一符合包括两岸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利益,关乎全体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尊严,是中国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以来,始终以单一制大一统形态为主,2000多年虽历经分分合合,但分裂总是暂时的,统一则是主流,是相对持久恒长的统治状态。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认为,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和国家分合之间关系密切,统一出盛世,分裂则必然造成社会动乱,故统一是关系中国存亡和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是“头等大事”和“根本要图”;以中国的土地、人民、物产等条件,一旦统一,将会形成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将来定可为世界一等强国”。〔15〕世界历史也证明,国家分合是国运兴衰的关键要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现、开发和经营了这块土地。明朝统治时期,台湾先后遭到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但最终都被中国人所驱逐。清朝连续统治台湾长达212年之久。清末中国积贫积弱,日本趁机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策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但仅仅50年时间,中国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949年后,台湾因国共内战原因与大陆隔海对峙,但两岸关系并非国与国关系,而是中国内战的延续,统治台湾的仍是中国人,两岸现行的根本大法均将两岸领域界定为“国土”。中国大陆从未动摇过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意志和决心。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也普遍认同台湾属于中国的“一中原则”。

  从台湾生存发展的角度看,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两岸一水之隔,同文同种,祸福相依,命运与共。台湾的岛屿环境和以外贸为主的浅碟子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1979年以来,两岸经过近40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交流,已进入融合发展阶段,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投资对象、第一大交易伙伴和最大的顺差来源;1997年之后,亚洲及国际社会连续爆发金融危机,若不是大陆的有力帮衬,台湾是决不可能安然度过的。从台湾安全的角度看,只有以繁荣富强稳定的祖国大陆作靠山,打造一个和平发展、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才是台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靠花钱买武器傍大款与祖国作对,不啻于请鬼开药单走进死胡同,思路完全错了,只能给台湾人民带来灾难。

  从大陆安全的角度看,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祖国大陆东南“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对大陆对外开放、经略海洋和防范外来侵略等,意义重大。“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16〕历史上台湾数度被列强觊觎强占,不仅仅因为台湾具有西太平洋海上交通要道的价值,而是它与中国大陆联结密切,控制台湾可以成为侵略中国的跳板,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中国东南出海口,控制中国向外发展。也因此,某些世界列强总是处心积虑在两岸之间挑拨离间,玩弄“以台制华”的把戏,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目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有中国尚处于内战分治状态,这是华夏儿女心头之痛,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决不可能允许这种现象永远存在。

  因此,在两岸要不要统一的问题上,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中国人民绝不容许台湾再次从中国分裂出去,要讨论的只有如何统一和何时统一的问题。

  在如何统一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选择方式:一是武力统一,二是和平统一。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统一大业多采武力方式达成,鲜少和平统一成功的案例。中国历史上九次大一统,均以武力方式达成。但武统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不仅同室操戈、生灵涂炭、遗患无穷,而且会对国家资源和人民世代辛苦积攒的财富造成极大的损毁,重创民族的生机活力,甚至给外敌入侵造成可乘之机(日本在1930年代入侵中国,就是瞅准了中国内战的机会)。因此,孙子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人民千方百计地维护和平,防范战争再次发生。冷战结束后,和平发展已然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语言暨时代潮流。因此,除非万不得已(例如伤害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决不会选择武力方式统一。

  究竟怎样做才能达成和平统一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和平统一至少要具备如下的条件:一是对立的两造均有和平统一的愿望;二是要满足双方最低限度的要求暨兼顾彼此的核心利益;三是开展平等协商谈判,循序渐进。

  如果对立的双方或一方根本没有统一的愿望,就很难言及和平统一。但愿望一定是建立在保障核心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所谓核心利益,是指关乎存亡以致于难以进行交易或退让的重大利益。当代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17〕台湾问题及两岸关系定位均关乎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台湾也有自己所标榜的“核心利益”,如:生存安全、民主政治、自由经济、依法治理、均富社会、保障人权、“前途自决”等。显然,两岸的核心利益存在着共同点,如对民主、自由、均富、法治、安全的保障与追求;也有不同点,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更有尖锐冲突点,如“国家认同”、“前途自决”等。和平统一需要双方在核心利益认知上予以整合,尽量寻找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暨平衡点。

  细分析可知,两岸对核心利益的认知并非截然对立,不可整合。例如对“民主”的认知,大陆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主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而台湾则实行体现权力制衡的政党政治、选举政治和议会政治,主张“一人一票、公平竞争”,两造的本质都是要求人民当家做主。台湾主张“社会均富”,大陆则主张“共同富裕”,二者的目标实为一致。台湾主张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大陆也主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8〕二者在本质上亦无不同。大陆过去在法治方面存在不足,但现在“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最关键的是,两岸同文同种,都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价值观上都打着中华文化的烙印;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毋须讳言,两岸最大的差异就是现行社会制度不同。大陆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台湾则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由于长期对立分治并受冷战格局影响,双方的政治意识形态相对固化,整合起来不太容易。但如果双方都能认识到,两岸的核心利益并无本质对立,都必须以民生福祉为上,整合就不难;反之,则不容易。为了实现和平统一目标,两岸必须寻求最大公约数,最大限度求同存异化异。为此,可以开展平等协商,就统一的步骤、方案等进行谈判,乃至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共同接受的协议。习近平指出:“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19〕由于统一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和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客观地说,以“一国两制”方式来达成和平统一,兼顾了两岸的实际情况,找到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暨平衡点,是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

  首先,“一国两制”符合结束两岸政治对立、实现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治权整合的统一要求。按照公认的国际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合法的中央政府在国际上代表它行使主权。目前两岸均在国际社会声称自己是“主权独立国家”,这是70年前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是不正常的政治现象,必须予以整合。整合的主要路径,应是重新制定一部为两岸所共同认同并遵守的根本大法,应用范围涵盖包括台港澳在内的全中国领土,结束目前“两部宪法”冲突并存的局面;应该有一个统治权涵盖全中国且是对外唯一合法代表的中央政府,结束目前“两个中央政府”并存的局面;应该统一国防、外交等属于统一国家的中央政府的权力,结束目前两岸军事对峙、外交竞争的局面等。

  邓小平曾针对“台湾完全自治”的说法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我们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自治不能没有限度,既有限度就不能‘完全’。‘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至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20〕

  其次,“一国两制”体现了尊重、照顾、包容差异的务实精神。除了宪政、外交、国防等象征国家统一的法律、机制和许可权应予以整合、协调外,其余一概维持现状。邓小平曾设想,“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21〕习近平也表示:“一国两制”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照顾台湾现实情况,维护台湾同胞利益福祉。“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合法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22〕显然,“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将较之港澳模式更加宽松,自治程度更高。

  三、“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失与得

  蒋经国在世时,曾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口号,作为对中共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回应。1991年台湾“国统会”发布《国家统一纲领》,主张两岸“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识,共同重建一个统一的中国”。〔23〕马英九也多次声称:“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24〕潜台词均是:“一国良制统一”。这样的说法值得商榷。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