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加快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23-08-22 10:40:43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纪委监委紧盯粮食安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聚焦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开展常态化监督。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正在田家镇瞭解秋收进度。(来源:视觉中国)
  中评社北京8月22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小切口,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抓住重点、抓出成效,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工作全面提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记者就此对话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晓燕。

  哪些问题最突出、问题解决后群众感受最直接,就是我们撬动工作的支点

  记者:社会治理、民生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重点、抓关键,既考验干部的政绩观,也对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如何理解这一重要论述中蕴含的方法论?

  吴晓燕: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既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把握各项工作尤其是民生工作重点和关键点提供了行动指南。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在做民生工作时,时常会遇到如下问题:例如,忙前忙后做的事,群众却不买账;想多做事,这里抓一下、那里抓一下,最后“撒胡椒面”,什么也没做好。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没有充分考虑群众需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导致事情没办到群众心坎上。另一方面是工作方法出了问题,没有找准突破口、抓实工作抓手,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导致工作看似“样样都在推”,最终“样样推不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这正是在提醒广大干部:为民做事,掺杂私心杂念,务虚功、图虚名不行,仅凭一腔热情,主观臆断、闭门造车也不行。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明确了工作重心,即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需求最急迫的事抓起。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回应形形色色的诉求,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如果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搞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就会乱了头绪,分散了精力,反而无法很好满足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因此,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事情,在纷杂的诉求中抓住最核心的利益关切,以此为做好工作的重心和出发点。要真正走到群众中去,做好调查研究,问需问计问情于民,通过科学分析、精准把握民情,从而分清问题主次,找准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哪些问题最突出、问题解决后群众感受最直接,就是我们撬动工作的支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