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让基层干部从频繁"迎检"中脱身
http://www.CRNTT.com   2019-03-21 10:01:10


 

  即便有了省时省力、省事省物的政务APP等新应用,也无法阻挡一些地方和部门督查检查考核的形式主义之风。有的地方同志反映,当地实行APP巡河机制以来,本来河段长只需要将相关巡河信息通过APP上传报告即可,但为了“面子上好看”“考核多加分”,依然重复制作纸质台账资料。为争取考核“高分”,少数基层单位在制作台账时一味求全求多。

  一些地方甚至还存在考核指标设计脱离实际的情况。如部分县反映乡镇对规上企业的产值考核普遍按上级的考核要求上报,而不是按实际产值上报,造成统计数据失真。在医改中,甚至出现医生开出一种治白血病的特效药处方,却让病人到药店去买的情况,原因是药价昂贵,医院配该药影响“药占比”指标考核。

  督查检查考核是上级督促下级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初衷是防差堵漏、激发干劲,也能够防止基层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但当督查检查考核也感染上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名目繁多、重复扎堆、层层加码、兴师动众,甚至夸张到在民生领域弄虚作假时,何尝不是基层的“不可承受之重”。

  深挖“病灶” 查找问题根源

  有的部门热衷于做虚功、玩花活,不下功夫解决实际问题,总想着设置种种名目假装抓落实;有的急功近利,眼里只有“政绩”而不顾基层实际,恨不得让基层“今天刚结婚,明天就生娃”;有的动辄把任务分解下压,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甩给基层,以“层层传导压力”为名行“层层推责甩锅”之实。

  督查检查考核,本来是推动工作、改进作风的抓手,为何在一些地方却成了“瞎折腾”的帮手?除了方式方法不当,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顽疾作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