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近400家上市公司年内收“罚单”
http://www.CRNTT.com   2020-12-30 09:16:44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北京12月30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20年,严监管主线贯穿资本市场全年。通过强有力的稽查执法,证监系统传递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信号。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发稿时,年内两市共有394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行为,收到证监系统、沪深交易所发出的560张“罚单”。期间,证券监管机构还对上市公司股东、高管等主体作出329次处罚。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初步统计,上述889条处罚记录中,有77条涉事主体被处以罚款,处罚金额共计6.65亿元。2018年和2019年全年处罚记录分别为481条和661条,涉及处罚金额分别为2.88亿元和0.96亿元。

  信披违规是违法违规“重灾区”

  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到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正式落地,注册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监管层面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工作,不断完善信披规则。从处罚原因来看,889条处罚记录中半数涉及信披违规。其中,涉及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的有138条,涉及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业绩的有315条。

  立案调查的情况同样显示,信披违规是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重灾区”。根据同花顺数据,以立案调查公告日统计,证监系统年内发出调查通知书94份,调查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的有71份,占比达四分之三。

  沪深交易所也持续加强信批监管。深交所9月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修订)》,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结果记入诚信档案,通报中国证监会相关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所在地证监局。11月,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信息披露分类监管》,着眼公司、事项“两区分”,对信息披露事项重点关注。记者从沪深交易所网站获取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12月25日,两家交易所共下发问询函件2426份,其中,中小板发函755份,创业板发函1004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