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统一大市场
http://www.CRNTT.com   2020-12-09 09:21:19


 
  三是国内层面上,需要加快建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统一大市场的中心枢纽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充分发挥中心枢纽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在扩大内需中的战略支撑力。这里将进出口规模大且进口大于出口的城市称之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统一大市场的中心枢纽城市,如上海市;而将进出口规模大且进口小于出口的城市称之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统一大市场的中心节点城市,如杭州市。据此,需要加快形成若干个双循环集聚辐射的中心城市链接点和重要桥梁,以积极拓展国内国际有效供需的市场交集,借此大力发挥中心枢纽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而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为此,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跨境电商,发挥市场采购全域联动效应,提升自贸试验区放大溢出效应,积极开拓新兴外贸市场,重点开拓线上市场和内需市场,通过畅通海外仓和航空物流体系等举措来支撑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统一大市场。

  进入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统一大市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极

  文章指出,对标国际营商规则、进入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统一大市场是深圳经济特区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入世后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极。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研究认为,一是深圳经济特区对标和对接香港规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制度改革和创新。正是与香港市场、香港规则进而与世界市场规则主动对标对接,深圳经济特区才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绩。二是通过主动与香港市场对接,而香港市场的国际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非常高,这使得深圳经济特区通过学习借鉴和进入香港市场,实现企业在更大的统一大市场中进行要素市场化配置。这给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三是深圳经济特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圳地理位置与香港毗邻,在对标对接国际营商规则后,深圳经济特区很容易跟香港对接而融入世界市场,进入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全球大市场,实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与世界大市场深度融合。

  再来看中国入世后取得的发展成就。2001年入世后,中国对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标TRIPS协定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完善,发出对标国际营商规则的明确信号,这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对标国际营商规则、进入世界统一的大市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入世后,中国外贸快速增长带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加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事实上,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都属于这个统一大市场不可分割的部分,市场经济下无法人为地去分割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出来。在短中期内,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增加值并不高,从模仿到创新、从制造到创造,必须要借助全球要素和有效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要立足中国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破美国主导的单一循环模式,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和行业供给,积极平稳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