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汪毅夫:寻找刘老师
http://www.CRNTT.com   2018-03-04 00:27:01


  中评社北京3月4日电(作者 汪毅夫)在我插队落户的闽西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我近年来时时寻找,常常系念的刘老师曾经独力支撑了这小学里的全部事务。

  我看过刘老师上课的情形。校内十几名学生按照程度高低和个头大小分成3个年级,坐在同一块黑板之下。刘老师讲完了一年级的语文课,让学生们抄生字;接着,给二年级上算术课,又叫学生们做习题;然后,教三年级唱歌。学生们不肯用功,刘老师满头大汗、一脸苦笑。我记得刘老师曾告诉我,这叫“复式教学班”(说话时,刘老师又露出一丝苦笑)。

  刘老师是村里唯一的“秀才”,春耕积肥的报表、欢迎上头来人的标语连同拉的和吃的有关的作品,也一律出于刘老师的手笔。村里的干部常给刘老师派活,刘老师总是随叫随到、不曾稍怠。我还记得刘老师曾告诉我,有一回忙了几天几夜,累得他头一挨枕就淌出鼻血来。

  一天夜里,刘老师到知青点来,低着头,低着声说,他有一些很好的书想转让,他希望得到的价钱很低很低……

  几天后,刘老师挑了两袋书来了。他走得很沉重。他用微微颤抖的手打开袋子,取出书来一本一本地摆在桌上,握了握我的手,转身走了。

  不久,刘老师调走了,他是在暑假里调走的,没见有人送他,也没听说他调到哪儿去了。

  这一年,我刚满19岁,还不能真正体会一个读书人不得不卖书的处境和心境,但从刘老师抬不起头、说不出话的样子里确实感受了苦楚。

  刘老师留给我的全是真正的好书,其中有10卷本《鲁迅全集》、10卷本《茅盾文集》、3卷本《中国文学发展史》,还有《修辞学发凡》、《语言学论丛》等。这些书是刘老师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邮购而来的,书里有刘老师读书时留下的记号,书里误植的错字、别字也经刘老师一一检出订正。刘老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几年下来能省出的钱全买了书。1966年以后,再也买不到好书,买到的好书则看来再派不上用场了。刘老师在失望、孤寂的境地里放弃了他的藏书却不放弃他对于书的看重:书应该在读书人手中而不应当沦入废品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