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王启民:走好科技兴油长征路
http://www.CRNTT.com   2019-10-03 09:48:30


  中评社北京10月3日电/“虽然我头发白了,岗位退了,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没有改,宁肯把心血熬干,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誓言没有变。”9月26日,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庆祝大会上,王启民受邀发言,铿锵有力的话语,赢得雷鸣般的掌声。而这一天也恰好是王启民83岁生日。

  做实验、指导科研人员……在大庆油田公司办公楼的16层,王启民还是每天到办公室。用王老的话说,这一辈子与油田结缘,已经分不开了。

  1961年,23岁的王启民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来到大庆。此后,油田技术开发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他瘦弱而刚毅的身影。

  油田开发初期,国内没有大庆这种大型陆相砂岩油田开发的经验。当时,外国专家断言,中国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不了这么复杂的油田。王启民不信邪,写了一副大红对联贴在门上:“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我故意把‘闯’字中的‘马’写得很大,出了‘门框’。心里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闯出油田开发之路,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多年后,王启民仍然记忆犹新。

  闯出去,这是一个艰难的承诺。20世纪60年代,“温和注水”是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开采方式,但大庆油田注水仅3年,采收率就下降到5%,油田被“水淹”了一半。王启民受命查找原因。根据大庆油田地下油层厚薄不匀的特点,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采取“高效注水开采方法”——这是对“温和注水”理论的颠覆。王启民在一口已经废弃的油井上反覆试验,终于,这口井日产量迅速回升。此后,应用“高效注水开采方法”使一批油井成为百吨高产井。

  为了给油田全面提高采油速度提供实践依据,王启民和同事们又捆起行李卷,住进了中区西部试验区。白天,他们带上干粮,到井上去调查,取资料,晚上进行分析比较,画油水变化曲线,确定需要调整采取措施的井号层位,编写施工设计,常常干到半夜。

  为了核准每一个数据,画准每一条曲线,搞清地下油水每一个微小的变化,王启民在不到9平方公里的试验区,在地层的夹缝里、在油和水之间,整整干了10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