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溥仪学伴毓鋆在台宏扬中华文化 徐泓接棒
http://www.CRNTT.com   2021-08-11 00:29:05


台湾大学前历史学系主任徐泓与毓鋆雕像。(中评社 倪鸿祥摄)
  中评社台北8月11日电(记者 倪鸿祥)参与两岸学者合编《台湾通史》的台湾大学前历史学系教授兼主任徐泓,中华奉元学会创会理事长。学会承办奉元书院,以私人讲学形式推广中华文化。奉元书院创办人爱新觉罗毓鋆为清礼亲王代善后裔,生于1906年,母亲出身钮祜禄氏,与末代皇帝溥仪同年,也是学伴。毓鋆1947年来到台湾,2011年以106岁高龄过世后,徐泓和其他弟子一起接下奉元书院,继续宏扬中华文化。

  奉元书院位于在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的一栋老旧大楼里,进门即可看到毓鋆老师“塑像”,墙上悬挂着“长白又一村、逊国花甲祭”的小匾额,一旁还挂着毓鋆生前亲笔写下“常人与世俗争、大人与历史争”;另侧墙壁,则挂着孔子画像及毓老师亲书“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的对联。

  从小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跟王国维、康有为、郑孝胥等名师学习的毓鋆是于在1947年来到台湾,在台东兴办山地农校,复建胡适父亲胡铁花任台东知州的遗爱事迹,协办台东首次民主选举。1954年1月23日蒋介石以“没事少离开台北”为由,被召回台北,先教外国学生读古籍,教出教出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魏斐德等;1958年起开始收本地生,教出奥运十项全能银牌杨传广等。1967年受邀任中国文化学院哲学系主任,此后陆续在政治大学、辅仁、铭传等大专院校暂短教学。1971年毓鋆突破白色恐怖私人讲学之禁,先在台北成功新村(成功国宅社区)自宅创设“天德黉舍”,后来多次搬家,1978年在温州街自购住宅才有定所,1987年改名“奉元书院”, 讲学不辍,至103岁,拥有许多热爱中华文化的弟子数以万计,如前英业达集团总裁温世仁、前海基会董事长江炳坤、台北艺术大学教授辛意云、作家蒋勋、前“行政院长”江宜桦、恒耀工业董事长吴荣彬等。

  徐泓谈到毓鋆告诉中评社,毓老师即6岁与同年龄的溥仪一起念书,两人非常熟,毓鋆好学,十三岁就背完十三经。

  徐泓表示,毓鋆晚年有两个心愿,一是希望在满族的发源地长白山上重修清朝努尔哈赤之前列祖列宗的祖陵“清永陵”,二是清朝13位皇帝之中只有傅仪没有葬于帝陵,因此希望新修帝陵将傅仪改葬。

  徐泓指出,两岸三通后,毓鋆重返故乡渖阳新宾,返台后捐款、筹款在新宾修建“清永陵”并兴建满学研究院,后来申报将“清永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达成第一个心愿,第二个心愿因为时空环境已变,无法达成,让毓鋆甚感遗憾。

  奉元书院秉承毓老师讲学要旨“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依经解经”,强调读书为增长智慧,活学活用。一年四季每天都请许多老师来开班教授经史子集、哲学以及书画艺术等,除了徐泓外,台大心理系名誉教授黄光国,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教授、前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钱致榕,中央大学人文中心主任汪荣祖、师大东亚所兼国际侨教学院院长潘朝阳,易经学会会长刘君祖,建国中学老师林明进等都曾开过课或讲学。

  今年3月20日学院举办“第三届夏学国际学术研会暨毓老师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也经常与台大奉元社、师范大学国际与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媒体合作,举办演讲、论坛、座谈,江宜桦就曾担任讲师;另外,书院还成立奉元出版社整理出版同学纪录毓鋆老师所有授课笔记及录影。书院靠学费及会员和外界捐款,以维持正常运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