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走进“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
http://www.CRNTT.com   2019-07-20 07:54:51


余村(图片由余村提供)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浙江在线讯,一个深藏在天目山余脉只有280户人家的山村,为何吸引全国游客前来学习参观?7月18日中午,烈日炎炎下,一辆辆大巴将游客送进余村,他们一下车纷纷赶到石碑前合影留念。

  村口矗立这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巨石纪念碑,正向游客述说着这个小山村的发展答案。70年来,余村人从“求生存”到“谋发展”,从“盼温饱”到“讲环保”…..在绿水青山间,他们再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两山’理念创新实践从余村出发,正为中国乡村传送发展经验。”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老党支部书记鲍新民向记者感叹,“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炮声”震天响中

  余村“迷路了”

  在鲍新民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全家8口人常常吃不饱饭,改革开放后生活才有了“盖起两层楼、骑上自行车,添置电视机和电冰箱”的大变化。而这些变化,要从上世纪80年代余村大力发展“石头经济”——采石矿、造水泥、烧石灰说起。

  “当年全村有200多户村民,85%的家庭从事与矿相关工作。”天荒坪中学退休校长、余村村志编纂者李熙庭介绍,“矿山、水泥厂最多一年给村集体带来380万元收入,那时的余村是安吉县响当当的富裕村。”

  三个矿山和一个水泥厂成了余村的宝贝,村民们一个月工资能抵上以前一年收入。尝到甜头后,余村炸矿山的炮声此起彼伏。“矿区一旦放炮,一公里外的村民家的玻璃门窗都会被震碎。” 35岁的天荒坪镇党委委员、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回忆,“小时候余村常年笼罩在烟尘中,伯父也曾在炸矿山时受重伤……”

  矿难像是“定时炸弹”,让矿工安危难测;一旦下雨,余村的溪水就像酱油一样黑;连绵的青山也无声“抗议”:山上的成片的竹林黄了、竹笋小了,连那棵千年银杏树也不结果了……时任余村党支部书记的鲍新民看到了这些变化,开始犹豫、怀疑是否继续开矿?他召开村干部会议讨论了很久,相持不下。

  那时,余村“迷路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