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宁波:用高水平大学提升一座城市的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19-03-22 11:02:26


浙江大学宁波“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初步规划总平面图。
 
  集聚优质资源 加速推进弯道超车

  宁波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名院大校建设的决策,不惜重金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迅速增强宁波高等教育实力。主动牵手知名院校。2018年8月宁波与浙江大学签订《共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协议》,校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最终规模将达到4000人左右。目前,校区建设工作正全面推进,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正式招生,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成立,第一批洽谈引进智能制造、光电子器件、智能汽车电子与车联网、储能工程及新材料等20个浙大高端科研团队,并分别拟订了工作计划书,2019年引进第二批团队工作也已启动。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新校区建筑主体结顶。正式建成后,在校研究生规模将逐步达到2000人。签约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在宁波建立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宁波财经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约共建北影影视艺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固高公司李泽湘教授团队签约共建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学院,全力打造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力招揽顶尖人才。宁波推出并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甬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工程,面向国内外引进顶尖专家学者。近两年,在甬高校引进全职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3人、长江学者8人、钱江学者17人,为宁波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积极引育创新团队。全方位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甬高校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团队20个,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达43.3%。

  深化校地合作 精准服务区域发展

  宁波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支撑性作用。服务产业升级。对接宁波市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246”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实施高校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和产教融合试点,投入1.87亿元建设57个市级重点学科、86个重点专业,力争通过4年左右时间,培育一批科研能力强、与宁波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契合度高的市级重点学科、专业。宁波大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服务科技创新。强化行业指导办学,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宁波市知识产权学院、宁波市智能制造学院等7个行业特色学院和8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重点建设宁波财经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等11个宁波市级试点特色学院,推动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精准服务,建成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省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的全面突破。服务区域提质。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引导和推动在甬高校向经济发达的区县(市)、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延伸,根据各区县(市)、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人才需求,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高等教育集聚区和环高校创新区建设。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医药高专、宁波工程学院汽车学院分别落户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慈溪、奉化和宁波杭州湾新区。

  引进简介

  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

  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由宁波市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共建,主要依托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现有的科研平台,并整合、优化中国科学院院属研究单位材料化学等领域的科研资源,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上有特色、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

  学院采取“小规模、国际化、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办学层次主要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主,适当招收港澳台学生及留学生,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至2020年达到1200人,至2025年达到2000人。学院每年将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研究生300-500名,为宁波材料领域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对区域高等教育形成有益补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