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黄益平:中国的增长模式转变与必要的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20-08-15 00:17:38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中评社图片)
 

  黄益平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三个新挑战。其一,从低成本到中高成本的挑战。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原本充满竞争力的产业已难以为继。中国正面临严峻的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其二,从全球化到贸易战的挑战。中国近三十年的长期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但随着中国由小国经济到大国经济转变,体量增加,经济规模增加,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增加,而外部经济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全球贸易与投资壁垒提高,必然会影响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由此政府所提出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便十分重要。其三是从人口红利到老龄化的挑战。中国每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00万,而老龄人口增加1200万,抚养比可能从2019年的41%上升到2049年的66%,将深刻影响消费需求、劳动力供给、储蓄及社会保障。但相应的,挑战亦是机遇,若能充分利用老龄化所带来的机遇,亦会有很多新的机会产生。

  黄益平表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存在障碍,其中可能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导致了近期经济增长持续下降。一方面,经济环境确实发生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的要素投入型转向了创新驱动型。另一方面,“双轨制”改革政策遇到了瓶颈,未完成的改革开始约束经济效率,也不能有效地支持创新。

  因此,黄益平指出了几个关键的改革方向。第一,终结“双轨制”改革策略。平等地对待国企、民企与外企,实现竞争中性、公平竞争。减少对国企政策功能的依赖,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第二,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取消户口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的产权安排,支持农民工市民化。改革金融体系,实现市场化风险定价,平衡金融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第三,保护知识产权,增加基础研究收入,改善诸如补贴与国产化率等产业政策工具,建设基础设施,消除政策障碍,支持创新与产业升级,并充分重视对国际市场的溢出效应。第四,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开放政策,明确进一步开放的承诺与时间表,构建全民开放的新格局,在与国际经贸体制互动过程中,灵活处理(发展中)国家地位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