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全时保护”,人性化民法典值得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20-05-25 00:07:11


(图片来源:东方网)
  中评社北京5月25日电/网评:“全时保护”,人性化民法典值得期待

  来源:东方网  作者:贾合祥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起,就天然地与社会发生关系,也将被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其中,民法可能是他最先接触到的法律之一,并为其一生提供“全时保护”。在中国正在编纂的民法典中,公民受保护的开端可能更为靠前。目前,这部民法典草案正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民法典虽正在编纂中,但也成为两会“热点”关注之一,因为它关系到的是每一个公民从生到死,全时的保护。如:“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法典草案在总则编“自然人”章节中,加入新规,将一个人受保护的起始点前移到了胎儿时期,不仅如此,草案还在人格权编明确:“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这不仅为近些年热点的基因编辑等划出红线,也为一个生命从最开始提供法律保障。

  而从胎儿出生起就被民法典草案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也将正式开始接受民法典的“全时保护”,直至死亡。而其一生,将被民法典草案划分出几个有法律“仪式感”的时刻,如草案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草案有针对性地作出诸多规定,让人生的权利义务更清晰,也为司法实践公平公正、科学合理提供了确切依据和保证。如对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这有利于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及时寻求法律保护。民法典草案还对婚姻家庭生活作出相关规定,明确法定婚龄,新设立离婚冷静期等,并对收养关系、赡养关系等作出规定。而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其所享有的物权、从事生产经营遇到的合同废立、生活中受到的侵权可能等相关事项,都可以从草案相应的分编中找到对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法典草案还对人格权单设一编进行规定,并专门对隐私权保护作了更加严密的保护,首次明确“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