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文博“奥斯卡”揭晓!
http://www.CRNTT.com   2020-05-19 11:06:41


 

  如今,很多优秀的网上展览都采用了全景技术、VR技术等等,但是呈现视觉景观后却“不见其声”,缺乏沉浸感与互动体验。而传媒博物馆依靠自身融媒体的技术优势,网上展也有“真人现身”讲解,以通俗、生动的视听语言讲述了藏品的故事,让文物真正走进参观者的“心坎儿”。

  博物馆是一个与文物对话的场所,更是一个场景式的交互体验场所。“传媒的广泛性、普及性使其与社会现实联系更紧密,观众的认知方式也更直接。”潘力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更多构建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展示内容和场景,也试图揭示传媒背后的科技知识和手段,以此增加展览与公众的粘度。

  填补两个空白 “获奖只是开始”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学生,经常会去传媒博物馆转转,这里陈列传媒技术革新的历史物证,讲述着有关传媒教育的故事,也珍藏着这所学校的灵魂,是学生身边的“活教科书”。

  作为一所高校博物馆,传媒博物馆以传媒为主旨,填补了博物馆类别和传媒行业的两个空白。如今,它已成为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名片。据了解,传媒博物馆此项展览开放后,接待过国内外各级别参观团体221批次,共计2万多人次到传媒博物馆参观、交流。


  “此次获奖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坚持把高校里的收藏成果、研究成果展现给公众、奉献给社会。”每年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都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如今已走过五届,潘力表示,举办论坛的初衷也是希望更多人可以关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让高校博物馆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公众生活的新时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