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20-04-15 09:39:51


长期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实现了有机结合,商品市场发育比较充分,市场决定商品价格基本实现全覆盖。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文章表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仍较突出。因此,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任务。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文章称,长期以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配置资源要素的主体,市场体系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价格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关键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重点是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一是要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毕竟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二是要加强各项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同。各项政策的出台,都不能忽视和动摇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产业政策应尽快转型为创新政策,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的导向;三是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现统一高效的市场监管。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作为最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要素,其市场化程度相对滞后。要积极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加快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明确界定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利益征地的相关制度规定。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要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前提下,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使用方式,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研究完善促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税费制度。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要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推动土地计划指标更加合理化,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级政府负责。探索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增强优势地区用地保障能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