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20-03-03 09:00:13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原则

  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和现实起点,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重要部署和安排。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深刻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也需要准确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体系,还需要在探索实践中运用好五个方面的重要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系统和个体。现代企业制度是一套制度体系,不仅是指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经营机制,而是涵盖着产权、组织、管理和运行等诸多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复杂性系统工程,产权制度层面的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织制度层面的党的领导融入法人治理结构和各治理主体权责界面清晰,管理制度层面的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和实现科学现代管理,运行制度层面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形成健康良性发展机制,等等,每一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每个层面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各个层面之间能够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而形成系统整体层面的良好效能。

  二是统筹兼顾所有和控制。所有不一定控制,控制不一定所有,所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真正的控制,控制的关键在于能否达到所有的效果。改革开放四十年,国有企业改革更多是从所有的角度出发并展开的,而所有者或出资人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确保所有权得到有效保护和保值增值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时期,控制的作用及影响日益凸显出来,同时兼顾所有与控制或者从所有向控制转变,是改革思路、发展理念和经营视野的调整与拓展。股权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配置管理社会资本,拓宽经营发展空间,分散化解各类风险,等等,都需要有控制的思维。有了控制的思维,还要有控制的举措,那就是如何从控制角度出发,对产权、组织、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规定或契约安排。

  三是统筹兼顾主体和其他。现代企业制度一定程度上就是公司制度,由于分工导入、权力法定、责任有限、制度保障等特点,使得公司制度先天优势明显、作用影响显着。在坚持公司制度为主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他企业制度形式的运用与实践。特别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的应用与普及,使得企业自身的以及企业之间的组织边界日益模糊,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日益多样。业主制、合伙制等企业制度形式,以及战略联盟、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和跨界联合等企业组织形式,在科技开发、技术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构建良好生态格局等方面,同样可以发挥独特的、差异化的、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如何选择、设计和运用相应的、适宜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亟待加大力度。

  四是统筹兼顾稳定和权变。现代企业制度是诸多关系与行为的制度性安排,一经确定就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更。但随着变化已经成为时代最大的特征,如何根据主客观因素变化以及企业发展实际做出调整和完善,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细节决定成败,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得到严格贯彻执行,要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确保各项制度规定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落地;另一方面,因事因地因时因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持续对已有的制度规定加以优化和细化,对新的情况及时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是统筹兼顾一般和特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遵循现代企业制度一般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着力在中国特色上下功夫。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需要关注:根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实际,进一步对《公司法》做出修订和完善;适应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明确国有股东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党组织融合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党委会发挥作用的制度规定和事项清单;理清党委会和董事会的决策界面,提高决策效率和明确履职责任;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历史脉络要做到继承创新,理论逻辑要做到相互支撑,实践应用要做到循序渐进,目标导向要做到一以贯之,改革重点要做到系统集成,部署举措要做到精准发力,在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征程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生动局面。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