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从2005年开始实施,2013年上升为保护条例,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配套管理措施。
“南宋御街”中山中路,成为“没有围墙的杭州建筑历史博物馆”,以中山路为轴形成的杭州历史街区群,延续传统文脉、承载城市记忆;大运河边,拱宸桥西、小河直街、大兜路等特色街巷,遍布运河文化遗存和乡愁符号;西子湖畔,北山路、南山路这些“有故事”“有风景”的历史街道,呈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风貌和丰富肌理。
“保老城、建新城”的思路统一了,杭州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保护优先、应保尽保”及“排查前置”等机制。对城市开发建设项目逐一摸排,一旦发现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先予保护,再行论证。构建历史建筑综合价值评估体系,也让保护更有针对性、更为有效。这样,避免了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大面积消亡。
整治和改造并不一定都需要推倒重来的大动作,更注重激发活力、化茧成蝶的“微更新”。像地处杭州核心位置的上城区,今年开始实行“微更新”综合整治3年行动,尽可能不大动干戈地为老旧住宅小区“美容”。
活态保护,不是一动也不能动
保护,并不是一动也不能动。
五柳巷街区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是杭州城内留存不多、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居群落,也是典型的城市老旧居住区。改造前,五柳巷一带房屋破旧、设施落后,一些老房子已被鉴定为危房。两层的小楼,往往挤住着数十户居民,各家各户几乎都没有单独的厨房、卫生间。这些既是居民生活的不便,也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中的缺陷和隐患,都得动。
怎么动?先在住户数量上做减法。2010年,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启动,当时街区内共有住户1176户。按照“鼓励外迁,允许自保”的办法,部分愿意异地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迁了出去,3年后保护改造完成,有500余户原住民则搬回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