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振兴中华优秀文化,展现中国新形象
——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观点综述
http://www.CRNTT.com   2019-02-24 00:09:09


 
  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助理教授李毓峰在题为“试论两岸和平统一前之‘统合发展’”的发言中提出,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体现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就能准确认知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刻规律。未来,两岸若能以”统合发展”作为统一前的最后过渡安排,在一个中国、两个地区、两个政治实体的原则和基本框架下,签订和平协议,构建“特殊的两岸统合模式”,共同推动两岸统合发展,进行两岸政治、法制、经济、社会体制的统合与共同治理,完善两岸一体化整合机制,那么便可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完成国家完全统一进程的三部曲:融合发展、统合发展、和平统一。

  南台湾两岸和平发展研究院执行长林信雄研究员提出,自1987年两岸开启交流大门,走过30年岁月,彼此互动与整合已显得更趋深化,不因偶发的政治与突发事件而产生严重的倒反结果。两岸共享的文化与历史渊源,让双方体认到促进经济整合的利益,远高过相互对峙的代价,这也是推动两岸不断融合发展的深层动力。弘扬中华文化之际,明白地揭露蔡英文与民进党政府当局的文化台独本质,以确认中华文化是台湾的主体文化,匡正错误的台独文化史观,才能够逐步有效遏制文化台独的蔓延与影响,避免中华文化被台独分裂势力所践踏与蹂躏。在反击各种形式上的台独分裂行径中,打赢这场反台独分裂的文化战。两岸同胞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多种多样的海峡两岸的广泛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意识与中华民族意识,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保护好、维护好中华民族这一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提出,让台湾同胞优先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对于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利于构建物质文明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如果进一步,再大力复兴中华文化,做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必然会在两岸之间形成心灵契合的融合力量,有利于构建精神文明的两岸命运共同体。我们相信,以物质文明的两岸命运共同体作为依托,精神文明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将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具体行动中水到渠成,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伟大贡献。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在以“两岸文化认同的外溢效果与政治认同”为题的发言中提出,两岸的文化交流在过去两年仍旧维持一定热度,多元且频繁地进行。就结果来看,文化造成的身份认同成效有限,同一时间内的政治认同出现变化,恐怕难以用身份认同变化为基础加以解释。亦即,文化交流影响身份认同、身份认同再影响政治认同的外溢过程,看起来并不如预期。至于如何解释身份认同不变,但政治认同却出现变化,或许还是回归到两岸经济、政治实力的差距扩大,台湾民众对于未来两岸关系高度不确定性,以及缺乏自信的心理因素所致。

  来自台湾高雄中山大学的王群洋教授认为,两岸同胞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并非没有遇到阻碍,台独势力力图磨灭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认同,割断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构建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国家认同”,以建构“台独”的政治、文化、社会基础。在此情况下,两岸互动以民间交流为主,而以“合、和”为核心之中华文化应该发挥更大的桥梁作用,确保两岸关系在国际因素与台独势力冲击下,依然行稳致远。

  佛光大学教授谢大宁认为,台湾近年来台独运动的推动者大抵只敢在文化台独等等层面,以曲线的方式持续推动相关工作。他们瞭解政治上直接推动台独的阻力,也不敢真正冒身家危险,但又总不愿放弃他们的“理想”,于是只能在修课纲,或是去蒋、去孙等地方缓步前进。当然,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也很清楚,他们就是希望在意识层面改变台湾的认同土壤,先在意识层面上打造好一种新的国族意识,然后静待时机成熟,一举达成台独的最后目标。

  义守大学晏扬清教授建议,以三共主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共有、共治、共享”统一中国为号召,透过参与的方式,增加台湾人民对中国的认同。强调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中国、共同治理中国、共同享有中国”,事实上在“一国两制”提出来的时候,就有让台湾人参与中央政府管理之议,惜乎迄今未见;再则,自十八大以来,中共领导人不断说要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如果这些都能具体地实现,则两岸幸矣!中国幸甚!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中国评论通讯社总编辑罗祥喜在题为“中华文化与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发言中指出,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客家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客家文化交流,不仅是过往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未来两岸关系深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罗祥喜指出,两岸的客家文化交流还是很不够的,甚至还是肤浅的,彼此的认识、交流都远远不足,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挖掘、发展空间。他建议:第一,积极推动客家文化交流,要重视客家精神的凝聚和升华。第二,增进客家人对客家意识和身份的认同,增加客家人对客家身份的自豪感。第三,增进非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认识和认同。第四,增进客家人的历史荣誉感,增强客家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感。第五,台湾许多对客家文化保护、弘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两岸深化客家文化交流不仅有必要,而且潜力巨大。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两岸客家人应该更有信心,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两岸经济与金融创新

  义守大学行政副校长李梁坚与义守大学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李文淮在题为“投融资创新及推动策略应用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初探”的报告中提出,文创事业的发展与深根是一棒接一棒,逐渐建构文化软实力而有所成长,而且两岸有不同的文创优势利基,如何“融合发展,相互合作”,在投融资机构的创新经营及善尽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提供稳定及充足的资金支持,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好的优秀文创人才及生产杰出的作品在世界舞台竞逐,并能让中华文化的亮点可以跃升在世界各角落,这些都是两岸这一世代人共同的责任。当然文创事业具有“不确定资产价值,风险大、获利波动性大”等缺点,因此在投融资过程,政府要扮演积极领头羊的角色,主动释出政策协助,包括租税减免、成立文创基金、推动信保制度等配套措施,让金融机构及创投有所依循,如此资金的导引效果才可以有效体现,也让文创事业的发展可以尽情挥洒出美丽的新乐章。

  上海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认为,2016年民进党取得台湾地区的执政权后,致力于推行“新南向政策”、谋求深化与美日的经贸连接试图平衡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经济影响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下,妄图隔断两岸经贸联系的尝试注定将徒劳无功。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状况并不取决于台湾当局政治需要,而是取决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取决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两岸经贸关系必将继续密切,而两岸的经济融合也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与共赢。

  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提出运用经济效应复兴中华文化。他认为,就文化传承与发展上来说,总是有钱好办事;能够掌握足够之经济实力,才能够运用经济效应来复兴中华文化。但是环境富足充裕时,难免不引他方眼红,如何能够保持谦冲虚心,不要显得财大气粗,引发负面效应,这个亦须整个社会相互约束与提醒。复兴中华文化与其他社会国族共享其利,这才会让中华民族不至于在国际社会无端受到阻力,并且招致负面评议,这将会考验着整个民族之智慧。

  两岸艺术传承与交流

  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著名导演李前宽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为题发表大会演讲,他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精神文明的繁荣发展,而电影就是最具文化力和影响力的人文交流载体。在当今世界的复杂格局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大陆与台湾共同创作优秀电影作品,对于两岸和平发展十分重要。李前宽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全民族奋进最响亮的主题词,它反映了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目标,是凝聚中华民族灵魂的体现。实现这一美好理想意味着包括两岸四地中国人,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发展的实惠。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过上美满幸福的好日子,就是“仁者爱人”的道德境界升华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让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富男在发言中提出,余光中的高雄诗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的创作经验及其乡土与民族相通相连的文学观,值得总结。高雄是余光中创作、教学与生活的故地。余光中用“加”甚至是“乘”来展示台湾在地文化的内涵与经验,并没有消减了“本土性”。相反地,他使在地色彩有了民族乡愁的重量,他的高雄诗篇扩张了台湾本土情怀,赋予它一种世界性的文学语汇。因此,我们可以相信,余光中创作、教学与生活的高雄,将成为华人文化艺术胜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新地标。

  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曾学文认为,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它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随着人们的审美变化而变化。今天我们虽然有能力在艺术创作上,对传统艺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也可以用比较开阔的心态对待各种各样的实验与改革,但还应遵循艺术规律的丰富发展而变化。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既要吐故纳新来丰富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同时要牢牢把握住事物应有的本质。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2月号,总第254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