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嘉林出书弘扬谢南光精神。(中评社) |
中评社台北2月1日电(记者 张嘉文)台湾史研究会理事长、前统盟主席戚嘉林发表新书《谢南光》,1月31日举行新书发表会。戚嘉林认为,两岸关系如此严峻,就是因台湾社会不乏仇中意识、仇中历史记忆。所以弘扬谢南光史事有四点时代意义,包括一、打破台湾社会错误的仇中历史印象;二、清除七十年反共教化余毒影响;三、打破本省人与“台独”连结的迷思;四、厘清“台湾民众党”的原生意识型态。
这场新书发表会可谓台湾统派团体大集合,包括新党誉荣主席郁慕明、新党主席吴成典、统一联盟党主席纪欣、劳动党主席吴荣元、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蓝天行动联盟主席武之璋、台北市议员侯汉廷、两岸犇报社社长陈褔裕、台湾抗日志士协进会理事长萧开平、二二八纪念馆前馆廖继斌、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潘朝阳等人都到场致意。
谢南光是台湾二林人,生于1902,卒于1969,是日据时期台湾祖国派的重要人物,也是1920年代台湾非武装抗日“十年社会运动”的风云人物,全力投入“台湾民众党”的创建,接着积极从事党务活动,辅佐蒋渭水,推动“台湾民众党”无产阶级化,使谢南光成为仅次于蒋渭水的党内第二号人物。
谢南光更曾推动台湾光复运动,对战后我国收复台湾可说是居功厥伟,抗战胜利后出任我国驻日军事代表团政治组副组长,后因故于1952年自日本重返内地,因为对国族的卓越贡献,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戚嘉林表示,弘扬谢南光史事的时代意义有,一、打破台湾社会错误的仇中历史印象。在緑营扭曲的教化下,日据时期投奔、认同祖国的菁英,都未得善终,从而衍生对内地的历史敌视。但是,谢南光在那个惊涛骇浪的时代,不但得以善终,且参与国家治理,他1954年就参加政协会议、1959年时出任人大代表,晚年年年荣登天安门参加十一庆典。这是谢南光的荣耀,也是我们台湾人的荣耀。但是,台湾社会居然完全不知道,所以恢复谢的历史定位,有助于打破台湾社会错误的仇中历史印象。
二、清除七十年反共教化余毒影响。戚嘉林认为,台湾社会对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人,许多人用“投共"一词贬低定位。但谢南光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信徒,是在1932年中国共产党最黑暗的日子,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过去的资料都显示,谢南光是因为自己的理念,加入理念相同的中国共产党,是台湾第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三、打破本省人与“台独”连结的迷思。戚家林说,因早期从事“台独”的清一色全是本省人,社会有将本省人与“台独”连结的迷思。但祖国派谢南光有台湾菁英中国民族主义的鸿鹄之志,从无歧视祖国之念,反而立志推动收复台湾,建设新中国,为祖国尽一己之力。这与今日社会动辄歧视内地,包括行政歧视内地同胞,不可同日而语。
四、厘清“台湾民众党”的原生意识型态。戚嘉林指出,谢南光是当时台湾民众党的党内第二号人物,他与蒋渭水同心。在蒋渭水和谢南光的合力运作下,“台湾民众党”不但是中国民族主义政党,而且是中国民族主义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也就是说,“台湾民众党”具有中国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双重性。因此也期盼现今的“台湾民众党”能回到其创党的初心。
戚嘉林强调,如果谢南光得到在两岸历史上应有的定位,对建构台湾社会本省、外省族群的共同历史记忆是前进一大步,对建构两岸共同历史记忆也是前进一大步,更是两岸历史心灵契合前进的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