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现场: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香港开讲
http://www.CRNTT.com   2021-06-24 00:12:38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以《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为题,在香港理工大学开讲座(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6月24日电(记者 沈而忱)6月23日上午,“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首场讲座《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带来。戚发轫从“太空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天上有丰富的资源供人类开发和利用”、“航天大国具备的两种能力”、“伟大的事业铸就伟大的精神”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航天的骄人成绩。

  戚发轫表示,自从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至今五十多年,由于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支持、航天员的努力,我国从一无所有成为航天大国,正在向航天强国迈进。十八大以后,中央非常重视航天事业的发展,从去年开始,我国不断有重大的航天事件,彰显了大国的标志:去年五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发射成功,为我们建立空间站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月,中国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习主席亲自宣布,我们的北斗系统不仅为中国人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七月,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了外国人三次才能完成的任务;十一月,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取样返回;今年,我国创建了自己的空间站。

  太空是人类生活的第四环境

  戚发轫指出,“天”是人类生活的第四个环境,是国家主权的第四个疆域。随着科技发展,国家主权跟随着人类生活的轨迹,从陆地到了海洋,又进入大气层,再跨过大气层,延伸到天上。因此世界各国,无论大国小国,都很关注“天”。没有天上的成就,在当今世界就没有话语权。

  戚发轫表示,“天”是大气层之外的整个太阳系。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曾表示,中国人要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所以中国叫“航天员”,不叫“宇航员”。

  天上有丰富的资源供人类开发和利用

  戚发轫指出,“上天”有两个目的,一是国家主权,更重要的是寻求资源。科学家预见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50年以后就要消费殆尽,煤炭一百年以后也会用完,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其他资源亦很紧张。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好?科学家认为,应该上天、入地、下海去寻找资源。而天上的资源包括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