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这场战疫充分体现出中国是数字医疗引领者
http://www.CRNTT.com   2020-04-05 09:04:55


2月17日,远程会诊结束后,两地专家相互鼓励。当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对湖北省襄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新冠肺炎病例进行远程会诊。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4月5日电/冒着惹恼同胞的风险,我建议美国暂停指责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没有及时披露信息。从1月底开始,中国在疫情中的正确做法就应该成为西方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原意是指美国人意识到在空间竞赛中已经落后于苏联人的时刻——本网注)。

  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戈德曼4月3日在香港亚洲时报网站发表文章说,在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你将被同化:中国式改造世界的计划》中,我谈到了中国想成为数字医疗领域世界第一强国的雄心,这一领域或许是21世纪最大的经济趋势。

  中国最大规模地应用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技术,幷将其与常规公共卫生措施结合起来,包括对潜在的病毒携带者进行定位跟踪,识别可能的感染节点,对14亿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命体征持续进行监测,以及使用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来管理个体隔离。新冠肺炎疫情给了中国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其结果令人震惊——以至于欧洲各大制药公司都有意加入中国引领的这一医疗领域新潮流。

  中国之所以能够调集如此多的数字资源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因为过去十年里它在医疗领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术资源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将健康档案数字化、利用智能手机附件来读取生命体征和做心电图、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将这些生命体征实时传输到云端、大规模进行基因测序,以及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诊断和药物研发。

  中国的数据科学家将现有的大量卫生信息与来自智能手机的定位数据和新冠病毒检测结果结合起来,在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中将识别风险精确到了个人。新冠病毒的检测结果经常不准确,但如果医疗部门收到大量样本,获得关于体温、心率和血氧水平的实时信息,他们就可以更准确地解读这些信息。

  中国的举措幷不是“宣传攻势”,而是技术模式的转变。一些世界最大制药公司指出,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成就是切切实实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