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数字人民币”由虚入实
http://www.CRNTT.com   2019-09-26 15:10:03


 

  范一飞的文章中指出,大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在设计和投放(发行)、流通央行数字货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制度设计所面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需要构建整体支持系统,对大众去陈迎新的成本要有细致的匡算。”德勤亚太区投资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秦谊对记者表示,效率与成本的匡算,应该是监管者在总体衡量相关得失、显性与隐性收益后的综合考量。

  “安全性”正是挑战之一。张志军表示,由于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数量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数字钱包的安全性将变得非常重要。秦谊也表示,在电子化时代,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去年欧盟GDPR的实施,以及欧盟和美国监管机构对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巨额罚款,更凸显欧美监管部门在网络时代对个人隐私及数据安全的重视。“所以中国央行试行数字法币时,消费者权利保护,尤其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也应当是对标全球目前最高标准。”秦谊说。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最近撰写《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一文称,如果从“数字货币兑换机制”、“数字货币的保存和使用”、“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协调运行”等具体细节去剖析,可能会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运行仍有很大挑战。

  正如易纲所说,“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了解到,法定数字货币前期或在部分场景进行试点,待较为成熟之后再进一步推广,从稳妥的角度出发,会做好试点退出机制的设计。

  周沙认为,人民币跨境支付、跨境电商有可能是试用场景,原因是“这方面迫切性强,可以在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一些币值不稳定的国家尝试推人民币稳定币”。

  (来源:经济参考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