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月刊: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立法规范建议
http://www.CRNTT.com   2024-05-14 00:41:12


  中评社香港5月14日电/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朱国斌博士与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事务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香港大学法学博士生林咏茵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3月号发表专文《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立法规范及协同立法建议》,作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改革开放和深化“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举措。建设完善的法治体系不仅是大湾区建设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大湾区立法是我国多区域、多层次、多领域协同立法的新实践,于国内乃至国际没有先例可循。在推进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本文从规范性的视角,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立法产品为研究对象,对立法的总体情况、规范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立法工作在制度层面具有先进性和开创性,但同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需要立法者持续的实验与探索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创新。文章内容如下:

             一、引言

  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广东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订的《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和201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为国家又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台。后来陆续推出的《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南沙方案》以及《河套方案》则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们可以将这一进程称之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大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法律、贸易、金融、科技、交通、社会等多个领域,需要一套具有系统性且能适应各领域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大湾区各城市(9+2)肩负着启动合作机制的重要使命,而完善的、适应新形势的法律体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大湾区城市群立法进程与品质直接影响着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成效、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虽然学术界已经对大湾区建设所面临的法律问题做过重要的理论研究和讨论,但缺乏实证数据支撑;由于分析局限于理论层面,故难以为实践提供直接参考。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将从规范性视角对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立法的数量、形式、类别和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梳理,分析立法现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立法策应建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