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公报:房价畸高成民生痛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9-21 12:13:56


 
  安居才能乐业。拥有最基本的住房,才能“有尊严的活着”,拥有基本住房属于人权当中的“基本生存权”之一。在一个社会里,当人们的住房窄小得令人生活窘迫,难以维持基本尊严,必然对社会心生不满,情绪烦躁,性格偏执,久而久之,必生祸端。这样一个社会已经病得不轻,必须医治!

  多措并举有利化解住房难题

  林郑于去年6月公布的房屋新政涉及三个目标、六项措施。“三个目标”是:令资助出售房屋更可负担,增加资助房屋供应并加强支援过渡性房屋计划,促进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尽早推出市场。“六项措施”是:修订资助出售房屋的订价政策,邀请市区重建局将马头围道项目改作“港人首次置业”先导项目,改拨私营房屋用地以发展公营房屋,成立专责小组协助民间主导和推行过渡性房屋计划,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征收“额外差饷”,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以改善销售手法。

  综观“六项措施”,主要是聚焦于“入口”和“出口”发力,一手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总量,另一手推动房屋销售。特别是对于“囤房不卖”的地产商课以惩罚性税收,防止“挤牙膏式”售房。“六项措施”既考虑基层家庭需求,也兼顾市场,有助于化解“住房难”,体现政府“积极有为”的施政理念。

  最近,民建联呼吁收回私人名下的部分闲置土地并用于公屋建设,这个建议同样具有可行性。如果能将闲置土地顺利收回,又为公屋建设“立一新功”。再看林郑去年提出“明日大屿计划”,通过填海造地提供十五万至二十六万住宅单位,当中七成为公营房屋。着眼近期、中期、远期施策,如此多措并举,就会逐步解决香港住房拥挤的状况,从根本上纾解市民积怨,为社会稳定加上一个“保险”。

  凝聚共识才能走出困局

  化解房价畸高的难题,并不缺少思路、措施和方案,缺少的是共识。现在有以下两个问题摆在面前:

  其一,既得利益阶层是否愿意“忍痛割爱”?香港的土地开发量仅占总面积的三成多,还有大量的郊野土地可以开发。以往,地产商和部分中产阶层总是以环保为藉口反对开发,其实是为了维持高房价、高利润。这一次,他们能不能主动放弃部分利益?这是考验他们“真爱香港”或“假爱香港”的关键。但愿大多数人能够体谅基层市民的疾苦,以大局为重,无论持什么政见,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做出正确选择。

  其二,市民是否愿意支持政府调整土地、住房政策?以往,每当新政出台,总有不少人反对。反对之声实属正常,关键在于如何反对?是“逢特区政府必反”、“为反而反”,还是提出建设性建议,使政策更加完美?任何政策都不能十全十美,如果因噎废食,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政府此番推出的土地、房屋政策也许有诸多不完美之处,但初衷是善意的,目标是让市民住上价廉物美的房子。市民是否愿意支持房屋新政?这也是成败的关键。

  民主社会的最大难题是难以形成共识、办事效率低下。但眼下的香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只有形成共识,才能走出困局、重新出发。香港是740万港人的共同家园,不要总是把希望寄讬在他人身上,我们应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来源:大公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