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香港政坛“中间路线”难走
http://www.CRNTT.com   2017-08-01 16:44:44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香港8月1日电/过去几年,围绕着行政长官普选办法的激烈政治斗争在一些方面改变了香港的政治生态。反对派在政改"较量”上的失败,加上其对香港造成各种严重损害的激烈行动又引起不少香港人对反对派的强烈不满和怨怼,无可避免会促使部分反对派人士就政治目标的斗争策略进行反思。这个因政改失败而触发的反思过程,很自然的会导致反对派内部的分化和冲突。在政改斗争过程中涌现的一批以年轻激进人士为骨干的政治群体使得反对派的分化和内耗更为严重,尤其是因为那些新兴的、鼓吹分离主义的政治力量对原来的反对派主流势力采取不信任、不合作、甚至鄙夷的态度。部分属于反对派阵营的人士退出其所属的党派,并表示要走“中间路线”、“温和路线”或“第三条道路”。

  诚然,一些民意调查显示,不少香港人既不信任和支持反对派,特别是那些言行激烈的反对力量,又不信任和支持建制力量,理论上香港应该有合适的政治土壤让那些走“温和路线”或“第三条道路”的组织有发展的机会,但实际上要出现一股足以与目前的反对派和建制派鼎足而立的所谓“中间势力”甚为困难。

  资深大律师汤家骅在退出公民党和辞去立法会议席后牵头组织了名为“民主思路”的智库,并率先提出“第三条道路”的构思。原民主党的创党党员黄成智和狄志远则成立了名为“新思维”的政治组织,明确表明要走“中间”“温和”路线。这些政治人物一方面不满反对派愈趋激进,而且立场不清晰、不稳定和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则认为建制派过分保守、僵化。他们相信在反对派和建制派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间”地带会越来越广阔,因此有利于“温和”政治势力的冒起和壮大,并成为与反对派和建制派鼎足而立的“第三势力”。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努力的成效仍然不彰。

  “第三条道路”主客观条件缺乏

  近年来涌现的一大批主要以年轻人或所谓“政治素人”为骨干的政治组合也不认同主流的反对党派。新一代的年轻参政者对反对派人物的“家国情怀”、对自身政治和物质利益的维护、对与中央沟通和合作的憧憬、“大佬文化”、斗争激情减退、斗争手段过分温和与僵化等不但不以为然,甚至厌倦和反感。年轻的参政者既然对现有的反对势力不寄厚望,自然不会想到要凭一己之力改变或改造它,反而立意要与他们针锋相对。此外,作为“长期”甚至很可能是“永久”的反对派在回归后在香港的民望、威信和实力不断走低,与回归前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于是,新兴的反对势力和原有的反对势力便难以建立起基于充分互信的合作关系,而反对“阵营”便难免陷入组织涣散、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局面。更麻烦的是其中的激进势力不断掀起波澜和议题,迫使较温和的势力向激进方向靠拢,起码不敢直斥其非。如此一来,反对派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差。

  美国的例子可堪借镜。近30多年来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围绕着价值观、政治立场、社会政策和财政方针的党争愈趋激烈,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导致美国的管治和施政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众多的民意调查清晰表明,不少美国人对共和、民主两党厌恶,盼望有新的政治力量出现来匡正局面。可是,共和与民主两大政党仍然能够主导总统、国会和地方议会的选举,未有受到任何的政治势力的真正挑战。美国的“中间”势力之所以难以成为气候,固然与美国的政治体制、选举制度、金钱政治和政治文化有很大关系。不过,美国政局的闭塞与僵化无疑使得不少美国人对政治疏离、不满、恶心和愤怒,更让他们对美国的前景忧心忡忡。

  其实,在所有西方国家,纵使不少人对当前的政局反感,确实存在求变心态,但新的政治力量的涌现却又困难重重,遂令西方国家难以通过政治格局的改变来有效处理她们日益棘手的政治、经济、财政、金融、民族、宗教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