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我们如何应对“去中国化”?
http://www.CRNTT.com   2020-04-14 08:57:45


 
  简而言之,世界金融版图已经非常固化,除非美国经济衰退,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下降。但如今的情况是,一度繁荣的欧洲和日本都衰退了,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比重极不相称。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能做井底之蛙。记得1995年的时候,上交所某几天的交易量一度超过100亿元,超过了港交所交易量。于是,不少人奔走相告,说中国证券市场只花了5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股市200年走过的路程。

  那一年,我写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股市、股价与经济发展》,认为中国股市大约需要20-25年时间才能成为成熟市场——这一预判被好多人指责,认为我太悲观了。如今看来,我当时太乐观了。

  “去中国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最近有一则新闻引发了国内关注: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库德洛再次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消息说,对于从中国迁回的美国企业的搬家费,美国政府应该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 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

  而前段时间,为了应对疫情,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宣布,从“改革供应链”项目专门列出了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用于资助日本制造商将生产线从国外撤出,以实现生产基地的多元化,避免供应链过于依赖海外。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大家对于逆全球化早有预期,但近来西方国家某些人士把疫情在全球蔓延归罪于中国,更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未来中西方政治与经济纷争加大的担忧。2009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但如今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阻断,使得西方国家对于自建产业链的需求更加迫切。

  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西方国家“去中国化”的倾向呢?是重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老路吗?回顾二战之后成功崛起的日本和韩国,都是靠发展制造业崛起的,都属于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国家。中国作为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一定不能走闭关自守的道路。

  回顾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都是靠人类的不断迁徙、不断发明创造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在这个过程中,祖先是游牧民族的西方社会,通过迁徙和战争,扩疆拓土,占有了更多资源。而祖先是农耕民族的东方社会,则饱受战争之苦,被殖民和掠夺。然后,大部分的东方民族的迁徙,其生存模式都是靠出卖劳动力,这是因为全球人口与资源的不匹配造成的。

  如今,勤劳的中国人依然面对的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自然资源匮乏的条件,替全球人民生产消费品是勤劳民族走向富裕之路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的应对之策就是“顺全球化”,以更高的质量,更优质的服务、更快捷的方式来确保全球份额的稳定。

  国际贸易和全球产业的分工协作都符合经济学原理,其目的是发挥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降低全球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因此,顺全球化的具体举措,就是遵循国际贸易的规则、消除贸易壁垒、降低关税等。

  事实上,我国能从加入WTO之后那么短的时间内跃升为全球商品贸易第一大国,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中国的制造业的全面开放。但是我国在金融领域的开放步伐远不如制造业大,因此,从2018年开始,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力度和速度明显加快了。

  如今,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顺利推进,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似乎有点慢。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几乎只有中国GDP在全球份额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对人民币的依赖度太低,给“去中国化”带来了便利。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力度,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储备和结算中的比重。

  过去,我们似乎过于强调金融改革的“时间窗口”,但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窗口不好找,错失改革良机则非常可惜。疫情在全球蔓延之后,很多国内在海外留学、务工人员及部分华裔都纷纷回国,海外投资步伐也放缓,故疫情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改革的推进。

  过去,我们似乎过于强调金融改革根据自身条件,体现“自身特色”,但全球化意味着游戏规则的一体化,要么你是标准的制定者,大家服从;要么你就是规则的遵循者,诚信守规。中国的直接融资比重长期提不上去,核心原因还是在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备。间接融资可以靠抵押做大,直接融资则要靠诚信。

  最近瑞幸咖啡作假事件被曝,实际上就反映了诚信问题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导致在美中概股遭遇普遍调查的压力。实际上,A股市场的“造假”事件也屡见不鲜。从统计上看,若对所有新股上市后每一年的ROE中位数与所有上市公司ROE中位数的差值。考察2006-18年这13年, 近2600家公司(2001年以来上市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ROE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上市两年后便有明显下滑,第五年的下滑幅度竟达到4个百分点。

  从退市数量看,过去12年,美国股市退市总家数达到4400多家,而A股只有50多家。美国股市中,ROE超过20%的公司数量远超A股,这是因为它们严格实行优胜劣汰,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大幅提高,投资者长期受益。我国则往往相反,优质企业杠杆率不高,非优质企业杠杆率往往比较高,少数国企僵而不死。

  过去,我们过于强调政策和制度的制订,但这些政策如何执行,制度如何落实到位,却不太理想。

  尽管当前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倾向较为明显,但从历史的长河看,科技发展为全球化提供了极大便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支持全球化,更重要的是,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逆全球化会让欧美日的众多跨国公司的成本大幅上升。因此,中国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开放度、放松管制、完善诚信体系等,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

  如此勤劳的中国人,我们的人均GDP还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还会进一步上升,而欧美等国的份额大概率是下行的——中国经济是从1980年后步入上行期的,从历史规律看,这个过程可能持续100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因此,“去中国化”应该是一种妄想。

  但中国必须争取主动,想方设法进一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而这方面,不能只靠政策优惠,而是靠深度改革和开放。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作者: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