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数十个首次和第一见证中国军队70年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9-11-05 10:12:28


 
  在今年国庆阅兵中,22辆99A坦克呈箭形布阵,轰隆隆驶过天安门,尽显“陆战之王”风采;15式轻型坦克、直-20直升机、油电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超低空突击旋翼机首次亮相国庆阅兵……

  国防和军队改革后,陆军占全军总员额比例下降到50%以下,同时,特战部队、空中突击群、远程火力精确打击群、数字化合成旅、电子对抗群等新质作战力量接连亮相——这是减与增的辩证法,既是瘦身,也是强体,是一次划时代的力量重塑。

  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联合,人民军队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展览中提到,从1950年开始,公安部队、防空部队和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等领导机构及部队也陆续组建。1966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在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正式组建,周恩来将它命名为“第二炮兵”。

  早在组建之前,第二炮兵就已掌握了现代化尖端武器。在一张建设导弹训练基地试验场的图片中,工地建设者们正在大漠戈壁上热火朝天地工作——1958年3月,中国第一个导弹训练试验基地在甘肃某地成立。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第二炮兵成立3个月后,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成功发射——“两弹”首次结合实验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1980年,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1988年,中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

  “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就向世界庄严宣告。一直以来,中国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和平承诺。正如2019年7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所说:“中国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目的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这一天,同时成立的还有陆军领导机构和战略支援部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