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评:必须公正客观理性全面认识中美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18-07-17 00:02:42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一浪高过一浪。如何认识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如何准确判断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成为每一位严肃学者必须回答的严肃问题。

  由于中国本土的学者良莠不齐,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打着“学者”旗号的伪学者利用国内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盲目自大、盲目自信,故意歪曲中美之间真实差距的事实,加深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追赶的战略疑虑感和战略焦虑感,诱导美国战略界对中国发展的误判;同时,也蓄意误导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严重影响了来之不易的中美关系局面的发展,加剧了中美之间对立与紧张局势。

  实际上,全球化时代的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战略性竞争,并非市场竞争;中美的贸易战是制度之战,贸易摩擦仅是表象。我们必须公正、客观、冷静、理性、全面认识中美关系,避免战略误判。

  首先,我们必须公正、客观看待中美之间的真实差距,冷静应对。

  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口号成功当选了美国总统,其战略宏图就是重振美国,特朗普以贸易保护主义为由,对华实行贸易战,反映了特朗普及其团队“新冷战”思维,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美国优先成为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国崛起的三个主要武器。因此,中美之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贸易摩擦方面,还体现在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多领域、全方位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美之争长期性与严峻性、复杂性与危险性并存。对此,中国应该公正、客观认识中美之间的真实差距,清醒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高等教育、医疗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

  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就全球科技实力而言,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迄今为止,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英特尔向全世界提供芯片,微软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占据了软件业的基础市场。美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实验室,在军工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在医学技术领域,在信息科学领域-美国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和压倒性的技术优势雄居世界之首。

  在科技实力的5个级别里,中国的位置在第四级。中国要向成为世界高端制造业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中国已成为经贸大国,但是仍然是“大而不强”,只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经贸强国目标。

  因此,充分认识美国之所以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原因所在,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韬光养晦,继续扩大新一轮改革开放,努力化“危”为“机”,冷静应对。

  其次,必须理性认识当前中美关系:

  中美之争实际上反映了两国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方面的异同,尤其是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话语权开始超出美国的承受力。未来世界主导权花落谁家更是美国战略层不得不考量的问题,美国不会再容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因此,中国以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务实合作,积极拓展和夯实与美国长期博弈的地缘战略空间,积极维护和国家主权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发展。

  再次,必须全面认识中美关系:

  不能只看待目前特朗普时期的中美之争,不仅要认识40年中美关系演变的历史,更要把中美关系放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看待,中美之争只是历史场合中的一个波折而已,“和平与发展”-世界的主流没有变,像特朗普这样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总统在全球历史中少之又少,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三番五次不讲信用,这个国家终将被世界所唾弃。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仅仅是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基础性问题,并非中美关系的核心。但是,如果中、美双方处理不妥,恐会深刻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整体发展。中、美两国本质上不存在明显的地缘战略竞争,中、美两国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加强战略沟通,避免战略误判。

  解决中、美两国经贸关系多年来的结构性问题仍需要时间。中、美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应冷静看待中、美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新曲折、新矛盾,坚持对话,妥善处理。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加强对话沟通,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化解中、美贸易逆差,美国应更全面、历史地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产生的背景根源以及双方为缩小贸易不平衡做出的共同努力。在中国扩大进口的同时,美国也应更具信心地放宽出口管制,为彼此直接投资和市场准入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中、美两国相互扩大开放,继续加强相互投资和深化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