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米胶协定”精神一直贯穿中斯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2-01-09 00:02:19


  中评社香港1月9日(评论员 刘宗义)2022年是中国与斯里兰卡“米胶协定”签署70周年。重温“米胶协定”的历史及其蕴含的精神,在新时代将给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中斯“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历久而弥新的动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包括橡胶在内的一些重要战略物资被巴黎统筹委员会列入禁运清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急需大量橡胶原料,而美国则操纵联合国对华实施全面橡胶禁运。美国在推行橡胶出口管制,要求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及其他产胶国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的同时,自己却大力发展合成橡胶工业,并强制美国橡胶制品行业必须大量使用合成橡胶,挤占世界橡胶市场。

  1951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开始后,美国对橡胶的战时需求减少,同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因经济危机对橡胶的需求也大幅下降,国际橡胶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暴跌。这使得斯里兰卡等产胶国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许多橡胶园濒临倒闭,斯30万割胶工人面临失业。而祸不单行的是,1952年春,斯遭遇大旱,稻米歉收。同时,世界主要大米出口地东南亚稻米也大幅减产,国际市场米价飞涨。斯里兰卡陷入粮食危机。斯政府向美国求援,美国趁火打劫,要求以低价收购斯橡胶,同时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向斯供应大米,并拒绝提供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斯政府开始同中国接触,寻求开展以橡胶换大米的贸易。中国政府对此予以积极回应,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导下,中斯两国在1952年10月4日签署《中锡贸易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售予锡兰政府8万吨大米的合同》。中国大米运抵斯里兰卡,缓解了粮食危机。12月18日,中斯两国在北京签订了第一个为期五年的《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史称“米胶协定”,斯里兰卡每年售给中国橡胶5万吨,中国售给斯里兰卡大米27万吨。两国政府共签订6个为期5年的“米胶协定”,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

  “米胶协定”是中斯两国在同时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合作共赢的产物。“米胶协定”为斯方提供了稳定的大米供应管道,为其橡胶提供了稳固的市场,保障了割胶工人免于失业,也大幅缓解了其财政紧张。中国则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获得了紧缺的橡胶。“米胶协定”是新中国同非社会主义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重大政府贸易协定,开创了新中国同尚未建交且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签订政府贸易协定的先河。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获得了橡胶,更重要是它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和禁运”,为中国同尚未建交国家拓展贸易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