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社评:习近平访美 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00:01:21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抵达美国西雅图,正式开始了对美国的国事访问。这也是习近平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美。很多分析都将此访与过去中国领导人的历次访问作比较,认为其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丝毫不亚于1979年邓小平的破冰之旅。美国各界也对习主席访问充满了期待,并将其意义置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高度。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日前表示,期待着习近平的这次访问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东北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认为,习近平此次访美意义非凡,预计美中元首峰会有望达成多项重要协议。

  不过,同时不必讳言的是,这次美方的舆论氛围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复杂的,其复杂性超过了历次中国元首访美时的情势。就在习近平访美前夕,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还针对南海问题提出“三个停止”建议——各方停止填海造地、停止建造新的设施、停止既有设施军事化,并表示中国和菲律宾只有通过仲裁解决南海争议才可行。至于在野党发出的声音,那就更加刺耳了。由于时值2016总统大选前的特殊时机,不少竞选人纷纷拿这次访问做文章。共和党候选人、威斯康辛州州长斯科特•沃克甚至要求奥巴马总统“取消这次国事访问”。至于要求奥巴马总统降低访问级别——将国事访问改为友好访问,以及降低接待规格之类的声音,更是甚嚣尘上。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直接的——比如中美在南海、网络安全、人权等方面的争议愈加激烈,更有深层次的:美国社会的对华认识和看法在过去几任领导人任内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这种变化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在江泽民和克林顿分别主政两国的时期,美国寄希望于把中国拉入其主导下的全球体系,希望通过中国的改革开放,最终实现中国制度上与西方的接轨。期间,虽然美国也对中国崛起的后果有所疑虑,但由于中国“韬光养晦”战略实施得非常成功,再加持之以恒的解释工作,美国对华政策总体上是比较友善的。1997年,克林顿为江泽民访美举行盛大国宴,当时一票难求,参加人数远超国宴厅的容纳标准。这段时期美国的对华舆论氛围整体上是积极正面的。

  不过,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的对华战略疑虑逐渐加深。在胡锦涛与小布什分别主政两国的时期,美国朝野主张对华实施遏制政策的声音明显增强。小布什上任后迅速调整了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政策基调,将原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改为“战略竞争关系”。虽然小布什任内后期的对华政策也有所和缓,但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比较负面。2006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以元首身份访美,双方在访问的定位上竟然产生了分歧。中方认为这是“国事访问”,而美方则只承认是“友好访问”,最终双方协调无果,双方的新闻报道也是“一次访问,各自表述”。这背后的实质是美方有意拉开与中国的距离。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