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评:回归19周年 直面伞里伞外
http://www.CRNTT.com   2016-07-01 00:03:47


回归19周年,直面伞里伞外,检视经济民生,有很多乐观之处。
  中评社香港7月1日电(评论员 黄池生)7月1日,香港回归19周年。因为淘大工业村迷你仓四级火两消防员殉职,七一酒会取消表演环节,当晚及其他日间民间团体举办的庆祝活动正常进行。反对派则一如往年搞游行,他们扬言今天会有10万人参加。

  平实地说,香港现时气氛已没有年初街头骚动时那样压抑低沉,淘大工业村迷你仓108小时大火中显现出的正能量,鼓舞了港人,团结了港人,港人心目中有了真正的英雄;“雨伞”后糜烂了的人心,出现向好转变的迹象。当然,“伞里伞外的博弈”还在继续,七一过后还将加温,因为香港又到了选举热季,政经环境存在很多变数。

  两个多月后举行的立法会选举,明年3月揭晓的新一届特首选举,关系香港的前景,对香港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我们期望选举结果能反映香港人心向好的转变,而决定权就在选民手中的选票上。

  回归19周年,直面伞里伞外,检视经济民生,看似乱象纷呈,仍然有很多乐观之处,各方看法不一。悲观者认为,此际香港人心不畅,社会泛政治化,前年占中和今年初的街头骚动之后,政治纷扰不停,“港独”图谋作乱,公民不合作抗争日见激进暴力;政府民望低落,施政举步维艰。而经济上则找不到新方向,增长迟滞,内地游客大减,零售业萧条,前景不明朗。

  乐观者认为,香港面临不小危机,但所遇到的“麻烦”还未至于致命。从政治层面上看,香港仍然获得国家支持,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早前来港视察,重申中央对港政策,强调“一国两制”“三不变”,稳定了香港人心,让港人更清晰未来方向。香港的政制发展,一直在中央的有效管控之内;而香港市民吃一堑,长一智,反对派已难再鼓动类似占中和旺角的街头骚动。

  从经济层面上看,香港金融市场一直运作正常,库房保持着丰厚盈余,本地物业价格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香港经济今年的增长预测为1%至2%,货物出口预计与去年持平;劳工市场仍然偏紧,失业率为3.3%左右,接近18年最低水平。香港自身正在进行调适,经济已有向好迹象。只要收拾情绪、加强固有优势和巩固产业资源,重新出发,香港经济一两年后就可能出现复苏。

  两个月前,内地曾疯传一篇题为“香港:机会窗口已关闭,纸面财富梦一场”的文章,大意是指香港人不懂搞实业,只会搞金融、地产;不懂创造,只会埋首工作;香港能吸纳数万亿的资本,但没好好运用,大部份只去了炒炒卖卖;没有实体经济,因而没能有效消化海量的资金,因此钱多了就通胀,直接将楼价推向顶,封死了后续一切创造价值的空间;税率低,但对生活、营商没有帮助,因为土地财政本身就是一种课税。等等。

  文章观点是否客观中肯,见仁见智,有很多人附和、也有人提出反驳。国际政经形势纷繁复杂,断言香港的机会窗口已全部关闭,实为过重、过早。不只香港,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机会窗口也仍然存在,只是收细了及不停移位而已,眼光独到及反应快捷者,仍能掌握及通过。

  检视香港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内地年来经济上遭遇的困难,其实并不比香港小,香港致命的高楼价问题,内地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也都出现。香港自由经济体系完整,金融体制成熟,能够有效防止出现“熔断”;香港仍然保有比内地城市更优胜之处,因为香港始终是国际性、成熟健全的市场。

  回归19年来,困扰香港,令香港停滞不前的,主要不是经济,而是政治因素,而政治因素将会长期存在,这是港人需要面对和克服的。伞里伞外的博弈还在继续,今年9月将进行的立法会选举,是港人发挥智慧,赶走有破坏无建设的政客的又一时机。香港机会窗口并未关闭,整理好装备,香港将再度出发。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