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日本自公联合政权中公明党的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15:04:43


  中评社╱题:日本自公联合政权中公明党的作用 作者:张瀚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研究生

  【摘要】自公联合政权从1999年自自公联合开始,除了中间短暂3年在野之外,到目前为止总共执政了21年。自公联合政权之所以能持续如此长的时间,以及公明党作为联合中较小的一方却能发挥不成比例的影响,与双方在选举上的相互依赖有很大关系。自公联盟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为了避免联合瓦解,两党形成了各种事前协商机制,同时形成了适应两党诉求的政治职位分配模式。在这些联合的框架下,公明党能够发挥“刹车”和“油门”以及对华外交上的“桥梁”和“稳定器”作用。在诸作用中,“刹车”在争议问题上能够生效但效果有限且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不断减弱,而“油门”所推进的民生福祉政策则是公明党的核心追求,是公明党难以让步的底线。在新的国内外背景下,自公联合政权虽然会继续持续下去,但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增加。

  从1999年自自公联合政权开始,除了短暂3年在野之外,自民、公明两党已经联合执政了21年,其长时间执政深刻影响了今天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幷且从目前来看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继续对日本的内政外交产生重要影响。关于公明党以及自公联合政权这一长期政治现象,学界不乏相关研究〔1〕。相对而言,对两党在联合组阁后具体的运作方式和公明党在其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和发挥作用的途径研究仍然较少。〔2〕

  对于自公联合政权,联合内阁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的角度。联合内阁理论的基础是政党联合的数量和规模理论,认为最常见的是“最小获胜联合内阁”,即联合内阁里无多余的成员,数个政党组合起来席位刚好超过组阁的要求。〔3〕然而1993年以后,日本的联合内阁基本为远超组阁所需半数的“超量联合内阁”,如2016年自民党席位超过半数却仍与公明党联合组阁。除了规模过大之外,自公联合还具有其他传统联合理论下的“反常性”,如两党大小差距和政策追求差异等,但公明党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劣势,在如修宪等自民党关注的问题上发挥出不成比例的作用。〔4〕面对数量和规模理论的不足,又有学者提出了政党联合的政策追求模型、新制度论、政党联合的生命周期理论等。其中,新制度论较为符合日本选举政治的现实,指出这些“反常”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两党在“选举协力”中获得的“选举实利”〔5〕。日本现行选举制度下两党的相互依赖成为了公明党对联盟伙伴的主要影响力来源,提供了双方维持联合的理由和政策协调中自民党妥协的可能。

  一、公明党在自公联合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选举过程中的相互依赖

  政党联合的新制度理论认为,政治运作制度如内阁形成规则、内阁运营规则、议会规则等会影响联合政权的形成,这较符合日本选举政治的现实。〔6〕1994年,日本改选举制度为小选举区与比例代表区幷立制。在新制度下,一党多数很难达成,幷且在小选举区和比例代表选区不同政党存在不同的优势,如公明党因有创价学会这一支持母体而在比例代表区的的票较为稳定。为了达到组阁门槛,各政党进行了各种分化组合,自公两党的选举合作方式便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

  由于小选举区只有一个席位,两党会事先协调候选人提名以避免竞争而分散选票,商议好合作的选区和方式。〔7〕在协议规定的小选举区,公明党动员创价学会会员投票给自民党候选人;而作为补偿,在比例代表区,自民党则动员其支持者,尤其是自民党地区后援会等自民党能较精确把握选票的团体把比例代表区票投给公明党。这便形成了自公之间一种经典的选票交换式合作:两党呼吁各自的支持者“小选举区票请投给自民党候选人,比例代表区票请投给公明党候选人”〔8〕。两党的政治人物也会互相宣传助阵,自民党候选人会将海报贴在公明党的旁边,或者干脆直接在海报上写上“公明推荐”。这种方式使自民党在小选举区中获得了创价学会的支持,而公明党在小选举区中的劣势则转为加强其比例代表区上的优势。同时,自民党通常也会为公明党候选人留出8-10个小选举区幷提供自民党的推荐。由于学会票分散在全国各地,公明党仅凭自身得票率难以在小选举区获胜,而作为自公的“统一候选人”改善了其选举前景,从而有助于维持公明党席位数稳定。在2017年众议院选举中,比例代表区如果没有自民党支持者的选票,公明党将减少3个议席;而如果自公两党竞争,公明党将失去所有的小选举区议席。〔9〕

  从上述事例来看,似乎作为小党的公明党更依赖自民党的“施舍”,然而事实幷非如此,双方其实是一种对等、甚至较小的公明党更重要的合作。根据亚当·利夫(Adam P.Liff)和前田耕(Ko Maeda)的研究,在2000年至2017年的七次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提名的小选举区候选人中有66%获胜,而如果没有公明党的支持,将有约30%落选。在2017年选举中,如果没有公明党的帮助,自民党在小选举区的获胜者将从215人减少到153人,这使其席位将只占议会的47.1%。〔10〕在这种情况下,自民党要通过普通的法案都存在困难。从中可见,与公明党的选举合作是目前自民党一党多数的必要条件,也是自民党在取得一党绝对多数仍未放弃联合的原因。

  两党的选举合作之所以能达到“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的地步,与以下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首先,公明党在当前选民绝对投票率降低、无党派层不断扩大的日本有着支持母体创价学会这一先天优势。作为宗教团体,创价学会对其所属会员动员能力强,作为选民时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稳定性,且人数较多,成为了公明党的优质“票田”,这是自民党所看重的主要因素。〔11〕其次,两党核心选民交集较少,在选民上存在互补,能专心扩大自己的投票基础而减少竞争。〔12〕最后,与选民互补相关联,两党在议题上也存在着“分工”,同样有助于更广泛地吸引选民。日本学者中北浩尔认为,“与自民党是‘统治者的党’相对,公明党是‘庶民的党’。自民党关注防卫、宏观经济等,公明党则关注和平和福祉。”〔13〕这分别吸引了不同关注点的选民,也是自公联盟能够长期执政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自公联盟能够形成幷维续至今,新选举制度下两党在选举上的相互依赖是核心因素。虽然参议院席位经常性不过半也是自民党与公明党维持联合的重要原因,但两党联合幷非仅根据席位数目而进行,公明党与自民党讨价还价的力量也非主要来自“关键议席”,而在于选举前其所属选民对联合政权的支持。换句话说,选举上的相互依赖成为了公明党能在联合中发挥不成比例作用的杠杆。对此,公明党前国会对策委员长漆原良夫曾说,“在公明党真正反对的地方,自民党是会让步的。虽然议席上有着压倒性的差距,但从选举考虑的话公明党却是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14〕

  二、公明党在自公联合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事前审查与职位分配

  组阁成功之后,公明党便能以执政党的角色通过日本的党政互动体制而参与到政治进程当中,其不仅能通过“事前审查”对政府议案从起草到确立的各个环节发挥影响,也能通过组阁、任命政务官员来领导政府执行贯彻本党政策。

  (一)事前审查:党政二元体制下的自公二元

  在自民党长期执政下,日本形成了政府和执政党的二元体制,政策和法案除了经过政府内部的协调,也需要和执政党的相关机构如政调会等进行协商,这便是事前审查制。〔15〕自公联合政权成立后,两党间按事前审查惯例设立了各种两党间、执政党政府间协商会议,从而形成了一种二元和集权幷存的体制。即政府决策按照事前审查制需先获得执政党许可,形成党政二元互动,在党政二元互动下,执政党方面由自公二元之间同样通过事前审查制的运作规则进行协调。同时,这种政策调整又集中由两党的上层做出,具有集权的特点。在这种事前审查制下,决策的形成程序为:政府部门将要向议会提出的法案或政策先交由两党党内事前审查,两党内部各自协商达成本党的共识,之后再通过自公两党间的协商机制,如党首会谈、干事长·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谈等进行执政党间事前审查,当两党达成共识后,通过执政党与政府互动机制,最终形成阁议或提交给议会的法案。由于体量较小,事前审查比职位分配对公明党来说更为重要,而事前审查中,比起执政党作为一个整体与政府协商,执政党间协商中公明党的意见更能得到重视。

  (二)职位分配:公明党影响力的发挥与独立性的保持

  职位分配也是自公合作的重要形式,公明党通过获得内阁及其他政务职位参与政权,实现其政策主张。自公联合中,公明党具有阁僚数量一般只有一人、担任职位常为国土交通大臣以及党首不入阁等特征,这背后可以看出其在发挥影响和维持独立两方面的考虑。

  从影响力角度看,只有一人入阁似乎不利于发挥影响,但是除了所占议席的确较少外,也因其票仓创价学会的性质决定了选民支持的是政党而非候选人个人〔16〕,这便要求干部“党务优先”而不一定需要入阁来报偿。同时,公明党发挥影响力在于所掌握的领域而非人数,其出任大臣次数最多的国土交通省掌管公共事业,在为公明党吸引支持者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而且与“福祉之党”定位相符。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明确表示,“国交相是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也有很大影响的重要角色,这个职位对公明来说今后也很重要。”〔17〕而且,日本阁议遵循全员一致原则,公明党即使只一人入阁也相当于有“一票否决权”。从独立性角度看,阁僚少使公明党能避免政策向自民党趋同和受自民党的丑闻的连带影响。比如,福田内阁发生危机时,为了获取支持希望公明党能够增派阁员,但公明党担心受到连带伤害而拒绝了。〔18〕而党首不入阁也因入阁势必受到自民党首相的领导,这对于保持独立性无疑是不利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