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旧威权体制”与“新威权主义”的塑造
http://www.CRNTT.com   2021-02-27 00:18:49


高雄反莱猪抗争骂绿“真夭寿”
  中评社╱题:台湾“旧威权体制”与“新威权主义”的塑造 作者:王昆义(台湾),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教授

  亚洲周刊用“新威权主义”来形容蔡政府,其实并不虚幻。蔡英文出生在国民党的威权体制下,也经历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历练,她想要塑造“新威权”,有路径可循。蔡政府在以合法掩护绝对的权力之下,任何超越社会可以容忍的政治操作,展现对民间社会绝对的控制,民间社会除了叹息之外,夫复何言?

  亚洲周刊2020年最后一期的封面专题点评:“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民进党政府被民进党创党元老批评,越来越像戒严时期的国民党。总统蔡英文变成“新威权主义”的领袖,强调 “全面执政”,但却变成“民选皇帝”,行政专断、立法唯诺、司法应声。

  另外,中天新闻台被关台事件,反对瘦肉精的医生被警方查问,台大教授批评政府被警察约谈等,都让人触目惊心。民进党的创党元老张俊宏、前总统陈水扁、前副总统吕秀莲都痛批绿营的“新威权主义”,揭开台湾“民选独裁”的真相。

  一、民主为何会走向“威权主义”?

  台湾第一次“威权体制”的形成有它的历史背景。

  从1949年蒋介石政权撤退到台湾初期,国民党就以政治与经济的两手策略,成功地藉由土地改革、政党改造与地方派系的制衡,把政府的权力从上到下建构成一个可以完全支配台湾社会的政权,让国民党的政权得以在台湾浴火重生。

  这个政权,它所建构的基础原本是为了“反共抗俄”任务而形成的支配性结构,整个政权是独立于社会需求之上,它的正当性基础仅是基于领袖所界定的政治理念。

  这样一个政权所要求于市民社会的,在开始时是一种管教式政治,等到冷战氛围降低以后,经济发展逐渐取代领袖的意志,成为政权的正当性基础。

  但是,这种以发展为重点的新意识形态,一方面促进追求私利的经济性市民社会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将此社会的政治影响进行严格控制,以继续维持政权对市民社会的支配性地位。

  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性,在意识形态的供给方面,除了宣扬实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以作为施政的蓝图之外,内、外部也必须再营造一种恐惧的氛围,以驾驭人民接受威权式的统治。毕竟,就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专制政体主要是依靠“恐惧”让人民服从,所以国民党政权也利用“白色恐怖”所营造出来的“恐共症”,在社会中制造人民恐惧的统治正当性。

  除了利用意识形态巩固外部性政权的正当性之外,蒋介石还利用不用改选的国民大会与立法院,透过选举与立法的操作,建构政权的合法性。因此,国民党的威权体制在建构之后,从1949年到2000年一直牢牢地掌控国家机器,让国家机器凌驾于市民社会,甚至可以完全掌握民间社会。

  二、威权体制的解体与民主化

  1990年代初期,李登辉接受蒋经国留下的政权之后,为了与“非主流派”(宫廷派)进行权力斗争,特别引入掌控市民社会的民进党力量,让国家机器与市民社会结合,逼迫国民党的旧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国民党掌控的国家机器与民进党的市民社会结合逼退国民党旧势力,李登辉也就无法守住国民党的旧威权体制,只好走向“政权共享”之路,也就是“民主化”。

  就因台湾在推动民主化的过程,主要是国家机器与市民社会结合动员,所以李登辉就称台湾的“民主化”,也是一种“本土化”的过程。

  当然,台湾“本土化”的主要意义包含几项:

  1、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李登辉推动民主化的方法,主要是透过“国家改造”的过程,让原本以统治为目标的国家机器变成工具化,缩小与简化国家机器的权力范围,不再于统治范围包山包海,这也是威权体制解体的重要路径。

  2、重新制造一个以台湾为主体的国家机器,打破过去幻想成可以统治秋海棠的“国家”意象。这是比蒋经国推行“崔台青”政策更彻底的“本土化政策”。于是,经过七次的修宪过程,此时台湾的国家机器已经变成只是适合台澎金马的范畴,国民党可说自此已经放弃经营大中原的企图心。

  3、在意识形态方面,国民党不再崇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放弃了“大中华意识”,而以台湾为主体的“台湾意识”所取代。尽管国民党还是辩称“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但是台湾民众根本不会做出分辨,台湾就是“台独”,“台独”就是台湾,一般大众既然无法分辨,当然也给民进党塑造执政的机会与正当性基础。

  所以,国民党威权体制的塑造,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因素:即恐共症的塑造、国民大会与立法院绝对多数赋予的合法性、国家机器可以完全掌控民间社会。

  而国民党威权体制的解体,也主要有三个因素:即国家改造让国家机器变成工具化、意识形态转化为台湾意识、国民党旧势力彻底被本土人士所取代。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