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中国消费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http://www.CRNTT.com   2024-05-15 00:07:41


  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2024年国际劳工节假期,中国消费经济全面爆发。出行人数达到2.95亿人次,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但是,一些机构测算,人均消费额为565.7元人民币,与2019年同期相比,人均消费额下降37.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增加,但是,人均消费额下降。因此,这些机构得出结论,中国出现了消费“降级”现象。

  一些学者进一步分析,中国旅游出行的方向和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小城市旅游代替大城市旅游,街头小餐馆代替大餐厅,结婚人数持续下跌。所有这说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持续下降。不能说这些学者的分析没有道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基于同样的事实,人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首先,中国居民消费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名山大川旅游热潮逐渐减弱,对中心城市的向往逐渐发生改变。节假日期间,名山大川旅游景点,摩肩接踵,人流如织,节日旅游,变成了节日难受。中心城市人头攒动,旅游景点拥挤不堪。糟糕的旅游体验,让中国消费者意识到,旅游不是“赶时髦”。旅游必须放松心情,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正因为如此,那些风光无限的偏远山区和小县城,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

  这种旅游观念的改变,一方面充分反映出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旅游重新回到本原。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出行旅游逐渐消失,“他乡即故乡”的体验式旅游正成为中国消费者旅游的新选择。寻找幽静的空间,全家人悠闲地度过假日,既可以放松心情,避免舟车劳顿和拥挤之苦,同时又可以减轻旅游负担,何乐而不为? 

  另一方面,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充分利用自己的假期,走遍了著名的旅游景点。他们更希望看到自己所没有看过的风景,他们更希望体验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生活。那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景区,一个又一个被“发现”。人们徜徉在街头小巷,寻找自己心目中“丁香一样的姑娘”。人们走在江西婺源、浙江义乌、云南弥勒等繁华的县城,亲身体验中国经济的温度,把握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