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社评:中国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终极目标
http://www.CRNTT.com   2018-10-17 00:01:09


  中评社北京10月17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积极推出“印太”概念,以强调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日益密切的整体性联系为由,着力构建一个将印度拉入到东亚太平洋事务中来的“印太”体系,以强化美日澳印四国安全合作、平衡中国。

  “印太”地缘政治概念的提出与付诸实践,使美国在该地区的联盟与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强化,直接增加了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阻止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印度洋的延伸成为美国“印太”转型的真实战略意图。而“印太”转型的本质是利用“战略搅局”和“代理人”避免与中国正面冲突。与奥巴马“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同,特朗普上台后着力于提振美国经济,不谋求与中国直接对抗,而是通过加速整合“联盟”打造全新体系,利用地区盟友和安全伙伴来制衡中国,以降低与中国正面直接冲突的风险达到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

  美国“印太”战略转型,是美国维持自身在印太地区控制力的一种战略举措, “印太”地区正成为国际政治新的重心,关乎美国的繁荣、安全与国际地位及其盟国的福祉。因此,“印太”战略成为特朗普政府新亚太安全框架一个重要部分。“印太”战略的理论基础与行为模式,反映了美国以意识形态、敌我阵营划界的冷战思维,但与全球化大潮中经济一体化、文化包容化、政治多元化、利益共享化等时代诉求背道而驰。尽管如此,特朗普“印太”战略转型陡升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危险性因素,直接增添了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给中国发展海上力量增添了复杂性因素,中国的崛起将不得不面临更为严峻的海上挑战,中国海上战略通道与贸易航线的安全风险将不得不上升。

  尽管特朗普“印太”战略尚处于转型之中,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战略模糊性。尽管美国没有将“印太”战略上升到战略层面,但其战略意图逐步明晰,成为特朗普力推的牵制和遏制中国的崛起的一个地区性综合战略,直接对中国安全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地缘影响。

  特朗普为呼应成型之中的“印太”政策,积极地全方位地多维度地遏制中国发展。特朗普政府采取对华更趋强硬的态势:

  在经贸层面,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愈加强硬。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已明确将中国定性为“战略对手”,认为中国“寻求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宣称美国在贸易领域不再对各种违规、欺骗和经济掠夺熟视无睹。从“开启特别301调查”到“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再到近期时隔近20年再次开启“201调查”,特朗普政府在经贸层面对中国的态度愈加强硬,以对冲缓和对华关系的副作用。从3月份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关系降到建交以来的冰点。

  在安全领域,特朗普渐显强硬态势。在中国问题上基本沿续了以前对华战略竞争对手的冷战思维,显露了美国积极防范中国的心态。

  第一、强化与中国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积极鼓噪其抗衡中国:

  随着中国对南海掌控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军事设施部署大大提升了中国对争议地区的实际控制力,特朗普及其团队成员对中国的防范心理有增无减,对中国在南海行动高度关注,特朗普政府“印太”政策走向可能出现误判的风险。

  201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访问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出访印尼期间,马蒂斯称印度尼西亚为“印太地区的海上支点”, 希望印尼在南海及太平洋安全上扮演“关键支点”角色;并公开支持印尼将由争议的纳土纳群岛海域重新命名为“北纳土纳海”的决定。美、印尼积极推动双方深化海上安全合作,强调美国将对其地区伙伴提供区域监控支援。

  2018年3月,美国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战斗群历史性地访问了越南岘港军事基地,打破了越战结束后美越两国长达43年的军事冷淡局面,以进一步加强美、越两国军事关系。此访预示美国可能在亚洲错综复杂的海域主权争端中向中国发出信号,可能对中国采取更严厉的政策。

  2018年7月,美国国务卿彭佩奥访问越南,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充分肯定了两国对维护南海和平、安全这一共同利益的强烈合作意愿,美、越双方欢迎在自由航行、自由飞越方面展开合作。越南领导人欢迎美国在确保南海稳定方面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强化与越南安全合作,彰显了美国在南中国海主权争端问题上历来展示的最强硬立场。

  而且,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强化了“印太”地区联合军事演习机制,动辄以中国为演习目标。

  2017年7月,美日印三国联合军事演习在孟加拉湾举行,以强化美日印三国海军在反潜作战和海面作战的协调能力,并制衡中国。

  美日、美韩、美菲双边年度联合军事演习每年的规模和演习内容都呈扩大趋势,尽管双方声称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但是,从演习的内容来看,针对和威慑中国的意图日趋明显。总体而言,美军在演习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中国则多次成为美军与亚洲其他国家双边、多边军事演习的“假想敌”。

  美国高调主办了2018“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此军演是由美国倡导举行的国际最大范围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尽管美国邀请中国参加了2014、2016年度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拒绝了邀请中国参与2018年度军演。而且,不同的是,“环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的目的从当初防备苏联已转变到防范中国。

  第二、积极投入财力支持地区伙伴进行能力建设抵御“中国威胁”。

  2017年年底美国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第一次就将中、俄称作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今后美国不仅在经济上和外交上,而且在军事上都要加强对中、俄的压力。

  为此,特朗普开展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其战略意图是改变中国南海政策的态势。为应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军事力量,美国国防部正在考虑向东亚部署美国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组成之一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队。这是继《国防战略报告》公布以来,国防部加强美军亚洲存在的首批具体步骤,也成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以提高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斗力。

  特朗普上台后逐渐意识到美国与亚太特别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同盟的关系需要重新投资,特朗普与新加坡、菲律宾的领导人通了电话,建立了联系。美越关系恢复和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美国需要越南在南海问题上进一步合作,以牵制中国。

  在国内,特朗普大幅提高国防预算以强化美国军事力量,2018财年预算计划将增加54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形成历史上最强大的军力,强化军力建设,通过拉动军工产业带动就业、拉升美国经济。

  美国国会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公布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在新版授权法案中,特别强调海军的行动与保障经费,海军重点关注恢复高战备水平,特别是航空力量的战备水平。

  同时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太司令部,以贯彻特朗普政府新版《国防战略》对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战略关切。该文件还将《东南亚海事安全倡议》更名为《印太海事安全倡议》,同时将该协议的有效期限延长至2023财年底,并把印度纳入协议覆盖国家,旨在扩大协议适用范围、扩展与印太地区国家的海洋合作共识、降低针对性海洋军事防卫内涵、加强对印太地区国家的海事安全援助,对抗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不断延伸的影响力。

  《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颁布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些最新变化,提高了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力度,使特朗普政府抗衡中国的战略得以在诸多方面实施,有力推动了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军事伙伴关系。

  第三、在核战略层面,美国也有所突破。2018年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将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视为主要核威胁。表示美国将继续坚持在“极端情况”下使用核武器的立场。

  因此,中国对美国借“印太”转型之名、行遏制中国之实应保持高度警惕,积极应对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一系列挑战,早做各种应对准备,采取有效措施和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继续强化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中国在南海地区已形成的战略优势;积极发展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分化印度和澳大利亚。同时,中国应积极布局和不断完善中国战略支点的建设,强化与缅甸的战略合作,形成通往印度洋新的战略通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中国新的出海口,保障中国的海上安全。

  中国应继续强化岛礁建设,加大对现有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继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努力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洋防御转型的战略目标。坚决维护好中国的国家海洋权益、保障中国的海外利益已成为中国海军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以形成满足随中国快速发展而不断增长的全球利益安全的需要。

  中国应继续坚持“亲、诚、惠、荣”睦邻周边外交政策,继续把东盟和南亚地区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推进,深化务实合作,保持沟通,推动海上合作,共建互信,致力于实现南海局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

  同时,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分化、瓦解美国的盟友,积极争取其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由于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互信不足、双方对国际海洋秩序和国际海洋法的理解存在分歧等现实制约,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中、美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又加剧了这种战略利益的冲突。

  中国应加强与美国的高层互动,以增信释疑、避免误判、减少对抗,继续构建危机管控机制,共同管控分歧,降低美国给中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