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于滨答中评:群策群力 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00:46:09


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美国太平洋论坛特约研究员于滨(线上截图)
  中评社香港7月23日电(记者 陆文煜 实习记者 刘翔宇)7月22日上午,由澳门城市大学察哈尔中心主办的“布林肯访华后的中美关系”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后,美国文博大学政治系教授、美国太平洋论坛特约研究员于滨就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陷阱和话语权问题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于滨认为,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积极开展学者、智库层面的交流;二是尽快开启议员访华的项目;三是逐步恢复媒体的交流,弥合认知上的鸿沟。

  于滨指出,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有一点我们需要学习俄罗斯,就是学者、智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挥作用。现在国内学者各方面的表达能力都很强,通过对方可以懂的语言和概念来表述或者交流是一个很必要的手段。

  于滨表示,现在大家提出要强化社会层面、留学生方面、底层间的交流,这里面有很多困难,难度很大,美方实际上是在有意地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基层的交流。此外,美国国会议员的那些assistance(助手)能量极大,议员访华进行交流的项目需要尽快开启。

  于滨认为,媒体间的交流也需要尽快恢复。由于媒体、报导的缺失,现在美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阶层,他们对外部世界,包括对中国的瞭解程度远远不如他们在冷战期间,或者到2014年为止的认知程度。比如说,十年前,美国中情局原来有个大参考,现在它叫“Word News Connection”(新闻连线),原来是向所有大专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开放,相当于中国新华社的大参考,把海外的这些信息都翻译成英文。美国的“大参考”就是中情局搞的“FBIS”,即“The 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国外广播信息服务),现在叫“Word News Connection”(新闻连线),是一个开放资源,这个资源在2014年1月停止向大专院校开放。美国人、西方人对中国的瞭解非常之少,这个信息鸿沟现在变得越来越大。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