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网评:美国的“价值观外交”真有那么灵吗?
http://www.CRNTT.com   2021-12-15 12:14:23


 

  二是金钱选举导致特殊利益集团做大。美国人一直谈论金钱对选举和决策的过度影响。以2020年总统和国会选举为例,选举总支出高达140亿美元,是2016年的2倍和2008年的3倍。很难想象靠筹集更多金钱赢得职位的政客们,上任后不会通过政策回馈金主。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对“联合公民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的裁决,打开政治捐款闸门,非法“暗钱”持续涌入选举,不断创造新纪录。有钱能使鬼推磨,竞选团队、造势活动、广告、媒体在金钱驱使下疯狂搅动,让选举成为耗时耗力的巨大竞技场,迫使竞选双方筹集更多的钱。在“钱主”操弄下,大量理性决策无法出台。伯尔尼·桑德斯议员呼吁美国政府节制华尔街、限制医药公司和保险公司操纵药价、减轻军工集团对社会福利的挤压、打破步枪协会对控枪的阻挠、推动大企业提高工人最低工资等。但撼山易,撼“金主”难,被边缘化的桑德斯徒之奈何。

  三是少数决定多数的不民主。“多数决”是民主本义,但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以防止“多数暴政”为由,竭力保护精英和富人的权益,“少数决定多数”问题无法解决。不管是对选民投票权的压制,还是在国会划分选区中公开制造保护政客私利的“杰利蝾螈”现象,抑或是选举人团制导致的“少数票总统”问题,种种顽疾难以得到解决,美国制度合法性被削弱。在放松监管、减税等政策推动下,资本野蛮生长,导致触目惊心的贫富差距、中产阶级萎缩、枪支暴力和种族冲突。当富可敌国的豪门和无立锥之地的流浪汉同框,当风光无限的金融巨头和家道中落的蓝领工人相遇,美国民粹主义、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甚至麦卡锡主义抬头就不令人意外了。

  拜登誓言恢复民主韧性,强调重新壮大中产阶级,其推动基建、力图提高工人工资、扩大对女性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支持等,都是正事。但在解决好美国自身问题之前,智者通常都会选择低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民主之名号令天下尚欠火候。

  正人不如正己

  搭台就要唱戏,在“民主峰会”这个台子上,拜登提出“复兴民主”五大举措,包括花钱支持独立媒体、反腐、民主改革者、促进民主的技术、自由和公正的选举等。正如美国制度弊病丛生一样,在急不可耐地“传经送宝”前,美国也需要先照照镜子。

  拜登政府要支持独立媒体、保护调查记者,那么美国的媒体独立和自由吗?表面看,美国媒体在监督政府、叫板总统、为弱者发声上尺度很大。但不管是自由派的“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还是保守派的“福克斯新闻”等,都被时代华纳、 新闻集团等几大传媒财团牢牢控制。媒体为资本服务,记者自我审查和因触犯禁忌被炒鱿鱼的事屡见不鲜,美国政府也有无数招数让不听话的记者靠边站。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巨头主动选择推送议程、删帖没商量,近来更上演让特朗普“社交死亡”的大戏。美国媒体卷入党派斗争,对于大选结果、疫苗、口罩令、控枪、种族主义等议题吵得不可开交,极大撕裂民意、彻底毁掉社会共识。除了美国,这样的媒体和舆论生态,有几个国家吃得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