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刻认识“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http://www.CRNTT.com   2020-06-03 07:56:34


 
  辩证看待“六稳”和“六保”的关系

  文章强调,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就要辩证看待“六稳”和“六保”的关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实现发展的稳健协调。“六稳”就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涵盖了中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是应对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政策导向。“六保”就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既是对疫情期间特殊性的应急性措施,也是对“六稳”政策的细化。“六稳”和“六保”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变化的积极应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要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通过统筹协调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还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将意识形态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来进行,充分发挥主观客观两个能动性,实现稳步持续的发展。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要求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对信息时代的新变化,“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空间中舆论声音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抗疫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这提醒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就要牢牢掌握话语权,让舆论成为发展的助力而不能成为发展的阻力。

  要在“六促”上下功夫

  文章认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还应在“六促”上下功夫:一是促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扎实、稳步、快速推进,列清单、找差距、补漏洞;二是促进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强做优,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实、落细;三是促进完善各项政策和法律体系,消除影响改革、发展、创新的政策法律障碍,最大限度激活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促进形成“以内为主、内外联动”的新发展模式,尽快构建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国民经济格局;五是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协调转换;六是促进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立足发展规律进行谋划调整巩固,立足实践进行总结提升运用。将其统一于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去,将中国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公共治理、社会文化治理、环境治理统筹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历史必将再次证明,只有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不变是暂时的,变是永恒的。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中,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规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14亿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奋斗下,我们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