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新战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9-04-19 15:28:12


 
  这些年来,尽管西方指责中国遏制穆斯林文化,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部穆斯林文化实际上得到大发展。此外,汉人人口的急剧减少、对少数民族的不合理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因为恐惧民族和宗教问题而不敢处理等等,使得这些地方变得越来越不可治理。同时,一旦中国想有所作为,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会立刻招致很大的国际压力。可以预见,“一带一路”不可能不影响到所有这些因素。如果“一带一路”能够对这些因素有所遏制,就可能有助于治理;但如果“一带一路”“解放”了这些因素,广袤的西部就会变得不可治理。

  其三、中国既是陆地国家,也是海洋国家,就要考虑如何维持陆地利益和海洋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传统上,自明清以来,中国的陆地文化战胜了自己的海洋文化,使得中国放弃了成为海洋大国的机会。今天,当人们的焦点转移到海洋国家的时候,如何处理陆地和海洋需要很多的考量。经验地看,当人们在海洋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转向陆地,这是文化使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海洋显然远远重要于陆地。中国今天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而80%以上的贸易就需要经过南中国海。或者说,中国至少从经济上说,已经是海洋国家。但如何处理与海洋有关的问题呢?这方面需要做认真的战略考量。

  这些年来,在黄海、东海、南中国海、印度洋等都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如果没有发展出海洋精神,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今天,因为“一带一路”,这些问题变得具有现实性,因为毕竟怎么说,“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其四、既是走向了海洋,也要重新评估海洋的地缘政治价值。任何国家,除非是想建立帝国,无论是陆地地缘还是海洋地缘,其重要性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今天,除了传统的技术制造业、金融和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主体。如果借用传统地缘政治的概念,人们可以说,谁控制了这两个相关的领域,谁就能控制世界。美国正在以各种方式减少对传统地缘的投入,而转向金融和互联网。所以,如果要排列一个优先次序的话,金融互联网居先、海洋居次、陆地再次。

  对陆地地缘,西方和美国一直会对中国持批评、反对甚至阻挠的政策,但其本身不会投入太大,因为它们对陆地经济已经没有很大的经济动机。对海洋,美国会有相当的投入来维持其海上霸权,既有很大的经济动机,也有以美国为中心的安全考量。而对金融和互联网,美国的投入会最大。如果美国在陆地地缘上的利益已经不大,在海洋上仍然是不可挑战的霸权,在金融和互联网上尽管美国保持领先,但也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压力。这次,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竭力打压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技术幷不难理解。

  如果在构建、调整和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能够把诸如此类的因素考虑进去,人们既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一带一路”所可能带来的利益和风险,也能够对“一带一路”在中国内外发展中的角色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作者郑永年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