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财经人物:左小蕾--不随波逐流的经济学家
http://www.CRNTT.com   2006-12-14 18:29:26


  这几年,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左小蕾可说是个知名人物。在证券媒体的版面上,我们经常可以与这个充满了美丽气息的名字相遇;在一些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讨论会上,我们更经常可以看到她活跃的身影。 

  左小蕾是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在这个以缜密的逻辑思维见长的领域,左小蕾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占据了市场判断与分析的足够高度,她的观点不断在市场上产生各种涟漪,引起震动。进入她在新浪网的个人主页,首先看到的除了她的美丽倩影外,就是一段一针见血的话:“前十年造就的‘乱世英雄’和‘利益集团’不遗余力地要把证券市场推到历史倒流的时间隧道,回到用他们的方法为他们谋取巨额财富的过去,回到让政府动用国家资源为证券市场买单的年代。” 

  一个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洞察力,一个中国公民对中国国情的深刻瞭解,一个知识女性的良心与良知,通过这简单的一段话,已经生动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市场曾经带给我困惑” 

  当中国资本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撩开面纱的时候,左小蕾还在国外。她曾经长期辗转于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从事大学教学工作。2001年,她的先生汤敏从亚行总部派驻中国,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任职,左小蕾跟随他一起回国。 

  这时候的左小蕾,完全可以挑选一份大学教授的工作。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中国最大的国有证券公司——银河证券。2000年11月份,左小蕾加盟银河证券,担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 

  她有自己的理由:在国外呆了18年,自己对中国资本市场并不瞭解。因此贴近市场,直接接触最基本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刚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的左小蕾,对市场中的一些事却有点看不懂。2001年初,当她刚刚对市场开始有了瞭解的时候,就迎来了B股向国内投资者的开放。当时的主流舆论对此大唱赞歌,认为这是促使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一个重大利好。但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多年,规范意识和理性思维方式很强的左小蕾却对此有不同意见,她觉得,把本来是外国人手里的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这不过是一次资产大置换,国内投资者把国际投资者的资产置换出去,把自己套进来,对国内投资者有害无益。 

  左小蕾把自己的想法形成了文字,投寄给一家证券媒体。但是,此时的中国证券市场,充满了一片高亢的音调,左小蕾的这个观点与主流舆论南辕北辙。没有人理睬她的逆耳之言,文章最终没有能见报。 

  随着B股向境内投资者的开放,市场上很快出现了一股炒作B股的热潮。但是,市场的走势却无情地证实了左小蕾的观点,B股市场在连续几日暴涨后,出现了大幅度震荡,最后行情只持续了20多天,以国内投资者高位进入,国际投资者满盘离场而告终。市场再一次给投资者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说起这件往事,左小蕾的脸上仍然挂着疑问。“在市场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匆忙推出这样的措施,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大概算了一下,B股市场大门打开后,如果按照每天10%的涨停板,10个涨停板就可以涨到和A股市场一样的水平。因此,我提醒投资者,要注意投资风险。否则,你不套利别人就套利了”。左小蕾很遗憾地表示。 

  按照国外的常识性经验做出的合理分析,对当时国内投资者来说,却是不容易接受的。就这样,左小蕾带着诸多问号,走进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需要推动投资文化建设” 

  在证券市场浸淫多年,左小蕾不断地产生新的感悟。当记者问及“你对现在市场如何看待”时,左小蕾给予的回答很肯定,现在的市场比前几年相对规范很多,但是社会各方面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否则以身试法的事情随时会发生。同时还需要有一些更好的公司登陆市场,改变上市公司的结构,提升投资价值。 

  “好的上市公司是一个市场发展和壮大的基石。”左小蕾态度很明确。 

  她认为这个市场从开始的问题就是:没有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优质公司。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带给资本市场的问题并不是股权分置本身,实质问题是许多上市的公司,从业绩从管理从公司治理结构上都不是好公司。 

  “实际上,在国外有很多家族公司也是很大部分的股份不在市场上流通的,这种情况在亚洲特别多。可为什么这些市场没有出现所谓股权分置带来的问题,没有出现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等等的这些问题呢?”左小蕾给自己提出了疑问。 

  “我们资本市场的问题还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也与缺乏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约束有关,”,左小蕾自己回答。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严格的监管规则,才能保证成熟市场的平稳发展,否则“靓女先嫁”后也会变成丑女。 

  “大盘蓝筹股是稳定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市场形成长期投资理念的基石。如果像过去那样,上市公司第一年上市,第二年业绩下滑,第三年亏损,投资者当然无法具有长期持有其股票的信心。”左小蕾表示。 

  但是,左小蕾的这种观点也遭到了市场上一些人的反对。当中国银行股票上市时,左小蕾曾经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发行优秀的新股,其实是控制风险的积极做法”。深圳一位在市场上颇有知名度的分析师尖锐地抨击她,说她既是学者,但也是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她的观点也就不能不带有首席经济学家的印记,亦即银河证券的印记,所谓首席经济学家于是也就成了中国最大券商的首席代言人。 

  对这种批评,左小蕾一笑了之。她说,最近的市场走势已经证明,像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样的超级大盘股的上市,实际上在拉抬行情上升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左小蕾建议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应该有层次,小盘、中盘、大盘等不同规模企业,可以提供投资者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因为不同的投资者,所具有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有些人是风险爱好者,有些人是风险厌恶者,有些是风险中性者”,左小蕾认为,发行不同类型的股票,就能满足不同偏好投资者不同的需求。 

  按照左小蕾的思路:我国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推动投资文化的建设。而形成投资文化需要三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投资者要清楚认识自己的风险偏好,具备对自己做出的投资决策的承受能力;二是需要更多的相应的不同风险程度的优质的上市公司和投资产品;三是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基本市场游戏规则,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健康的投资文化机制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还有待进一步认识与建立起来。 

  左小蕾说,好在证监会现在正在推进制度建设工作,这对于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显得非常必要。 

  ●“对问题分析要有自己观点” 

  “我有时一个星期要出三四篇文章,而要准备一篇文章平均需要花费8个小时”,蜜蜂一样勤奋的左小蕾,光是看看在公开媒体上连篇累牍的署名文章,就知道她是在怎样耕作。 

  左小蕾做人做事的原则是认真。 

  “我需要瞭解与证券市场所有有关的宏观经济问题,对问题的分析要有自己的观点、独到的见解,做到不是人云亦云,要有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分析,并且保持比较敏锐的判断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能有建设性的意见。扎实的经济学的学习背景和功底使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的经济问题决不是教科书上那么简单。其实,我在任何地方工作都是很努力,很认真的。我认为这是专业人士起码的素质,而我具备了这样的素质的。”左小蕾笑着回答。 

  “我在今年3月份就提出来要谨防全球过剩流动性输入危险,还有就是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利率、存款准备金的变化的解读,对宏观调控、过度投资等等问题的看法,我觉得我的分析挺接近市场的,也挺有道理的,至少方方面面得到的反馈是这样。”左小蕾笑嘻嘻地说。 

  其实,作为记者,最能感受到她的辛勤和热情。在一些重大的财经数据或财经事件出现的第二天,我们总是能看到左小蕾的“笔”影出现在各地的报纸上。 

  “正常情况,我离开办公室的时间是在晚上七八点以后了。”左小蕾告诉记者。
 
左小蕾的幸福家庭 

  和目前中国的中年知识分子一样,左小蕾的家庭也是一个三口之家,她自己,再加上她的丈夫和她的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左小蕾很爱自己的家,说起自己的家,她的脸上就会情不自禁地挂起笑容,一副满足的样子。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她用了一句与她的经济学家身份不太一样的诗性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生活,她说自己的家庭很幸福,这种幸福就像盛开的花儿一样。 

  ●夫唱妇随 

  “我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有机会上大学的那一批人,属于77级”。当时还是武汉市重点学校三十九女中数学老师的左小蕾,给自己20岁人生的礼物,是一张武汉大学数学系的通知书。今天已经人到中年的左小蕾,聊起自己少女时代得到的这份“人生大礼”,她依然会展露出一脸的幸福。 

  “那时候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如果没有上大学,我可能就会循规蹈矩地成为教育界的一名干部了”。让左小蕾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仅考上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轨迹,还在大学三年级时,出现了改变今后发展路径的事件。左小蕾说,这件事的发生,不仅使自己的学术道路开始明晰起来,也使自己的个人生活轨迹开始明晰起来。 

  1980年,改革开放的大门已经启动,与外界学术交流几乎中断了十年的中国经济界,在各个领域开始重新看待眼花缭乱的世界,人才匮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当中国睁大了眼睛环视世界的时候,却发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已存在巨大的断档。 

  “当时经济系的系主任找到我们数学系的主任,希望从数学系挑选一两个有很好的数学基础的学生,同时兼着学习经济学课程。作为数学系的学生会主席,我很幸运,被挑选上了。而另一个上榜的候选人是汤敏,他就是我现在的先生,当时的团干部。” 

  很多引发左小蕾美好回忆的细节就从这开始了: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两个年轻人在一起学习,一块探索,一块纵横在数学王国和经济学领地。经济学系主任的一个提议,不仅促就了一桩美丽婚姻,也成就了两个有才华的数学青年,置身在了经济学领域。 

  两人双双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但留校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左小蕾被公派选送去了法国。很快,汤敏去了美国。两年后,爱情驱使着左小蕾跨出了重要一步,她放弃了在法国的学习,追随丈夫去了美国。 

  在美国呆了7年多后,左小蕾又回到地球的东面,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教书5年多。后因先生到马尼拉,左小蕾又去马尼拉的亚洲管理学院,教书三载有余。这种经历直到2000年11月她随丈夫回国时才出现了转折。 

  ●和谐一家 

  “先生是十分体谅人的。作为专业人士,我不论到什么地方工作都非常敬业,与先生的支持分不开。他从来都认为我应该与他一样不受琐碎家务事情的拖累”。左小蕾几乎没有为家务事分过心。 

  “他在我回国安顿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请一位提供家庭服务的阿姨。即使是节假日,阿姨休息我觉得应该干点家务事,他都建议我不必对家务事太认真。” 

  不光不让自己将有限精力放在家务事上,作为丈夫,汤敏也希望左小蕾不用在家务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 

  “我的先生更有意思,买东西从来不要我算账。他说,你去浪费这个时间干嘛,人家不会多要你的,我们都不会瞎花钱,再说你管得了吗?我想想也是。”花钱不用“算计”,家务也不费心,左小蕾真是“无主妇责任一身轻”。 

  不光有丈夫的体谅和关心,左小蕾还有个让自己不费心的儿子。 

  “我从小就告诉他,如果你在学校调皮捣乱,让老师把我们叫到学校去,批评家长教子无方,我会非常生气。学习是自己的事,你必须学会管理自己,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左小蕾从小就培养儿子的独立性和自我约束能力。 

  “从小他就意识做事要按照学校规则。家长的底线是,最起码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孩子,将来才能做好人。我觉得他还是挺有思想的,挺懂事,尤其是在自己行为的控制上。” 

  左小蕾和汤敏在家里探讨着经济学问题,儿子说,“爸爸妈妈,我看你们真得生活很枯燥,一点都没有life(生活),你们要找些fine(有趣的事情),把你们的压力释放出来。”汤敏赶紧告诉儿子,“你妈妈成天讲这些不好吗?她不就不会一天到晚管你了嘛”!儿子反应很快,赶紧说道:对哦,对哦,妈妈,你以后就管大事,就不用管我了。 

  ●追逐时尚 

  我最初认识左小蕾是在一家民间机构定期举办的经济研讨会上,她的着装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于是,我们的话题转到了服装上。 

  “我对服装还是颇有心得的。我追求差异性和合适自己的风格,不希望千人一色”。 

  左小蕾娓娓道来:在美国学习的最后一段时间,那时候先生已经离开美国到远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工作。我一个人在学习之余养成了一种嗜好,在晚上睡觉前翻看美国的各种服装杂志。久而久之在样式、风格、时尚、颜色等等方面受到些许启发,也会利用美国的特殊的邮购服务系统选购一些适合自己的服装,慢慢自己还能有新的创意性的设计,为自己量身定做。 

  “我那时每天晚上学习到很晚,睡不着觉,就看这些杂志消遣。所以,我可以算自学成才的业余服装设计师”。 

  说自己并不时尚的左小蕾,但总是能穿出自己的个性。她认为太多人去追逐时尚就变成潮流,不论在哪一方面,左小蕾都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来源:上海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