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台“央行”示警:政府债务货币化 恐酿更大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1-06-18 10:33:01


央行总裁杨金龙。(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6月18日电/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中央银行”罕见提出示警,当各国央行空前洒钱,政府的财政支持规模更大,疫后若无法有序退场、让货币与财政政策保持分际,不只加剧金融脆弱性、引发金融不稳定,更甚者沦为财政支配、让政府债务货币化,恐酿成更大风险。

  “央行”昨日表示,美日等主要经济体M2成长率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惟产出缺口仍为负,未来通膨值得关注,但更须留意高公共债务、低利率两大风险,债务可持续性与经济成长间的平衡已成重要课题。

  根据《中时新闻网》报道,“央行”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与新冠疫情的起因及影响虽不相同,但相较当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各国央行均是以空前的规模、速度与范畴在撒钱,除重启并扩大金融海啸时期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推出范围更广的信用融通机制,直接把钱打到中小企业里。

  不只各国央行卖力洒钱,各国政府更迅速地采行一系列大规模的财政补贴措施,除针对企业雇主与员工补贴,更多的是针对家计部门的失业救济金、现金移转,截至3月17日止,全球财政支持规模已高达16兆美元。

  “央行”强调,为了救市,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合作程度更甚以往,已使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连结日增,却引发政府债务货币化(debt monetization)等疑虑,“央行”推出广泛的融通机制,与财政当局合作益加紧密,界限日益模糊。

  “央行”表示,“央行”提供融通的范围过广,已使“央行”超越了因应流动性风险的范畴,将使“央行”面临信用配置、政治选择等难题,更甚者沦为受财政支配,恐削弱货币政策自主性及“央行”可信度,并不利于长期经济与金融稳定。

  “央行”认为,为因应危机,货币、财政政策固须妥适搭配,为彼此创造政策空间、重建政策缓冲,但若疫情趋缓,暂时行动不宜转为永久模式,货币与财政政策仍须保持较明确分际,否则将导致政策可信度与有效性丧失,思索如何妥适退场至关重要。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