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http://www.CRNTT.com   2020-12-04 08:16:49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实现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和现代化,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才能避免发展走弯路,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目标。《建议》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要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必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跨国投资、贸易、金融以及产业链把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才能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坚定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比较短,扩大开放、提高开放水平还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将为“十四五”时期和未来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要按照《建议》的部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划、标准联通。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完善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十三五”时期,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人民即将实现全面小康,这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同时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发展起点低以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的制约,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一些短板。《建议》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部分突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议》的部署,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推进路径。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完善。贯彻这一决策部署,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堵点,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广更深融入全球经济,使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形势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关键。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