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致敬英雄的城市 话剧《上甘岭》唐山演出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10:06:12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王晓溪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8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当晚,话剧《上甘岭》来到唐山这座英雄的城市演出。

  每位进场观众都得到了一面国旗,三位唐山籍志愿军老兵佩戴军功章行军礼在全场观众的注目与掌声中入场。演员依次匍匐坑道穿过舞台的仪式感更让人瞬间泪目。

  舞台上,11位年轻战士、一位女护士和一名炊事员,他们或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或是初为人父的家中顶梁,有着最朴素的想法——哪怕自己牺牲在战场,为的也是家中妻儿父母兄弟姐妹的好日子。话剧《上甘岭》用平凡人最接地气的台词,替他们说出了无惧生死的信念所在。

  舞台上的震撼大都靠强炫光、多媒体投影来营造,而《上甘岭》的舞台则在此基础上多了爆破效果,炊事班长老马在兄弟们相继牺牲后,独自扛起满是弹孔的红旗走上阵地,一阵猛烈的炮火便是由影片《八佰》的爆破团队完成的。

  写战争的惨烈,还是极端境遇中的人,《上甘岭》给出了答案:剧中的年轻战士们用《志愿军战歌》和着美国俘虏的《you are my sunshine》,在随时都有可能看不到第二天日出的坑道中唱出了年轻人对祥和生活的渴望,“妈妈”这个词的共同发音,也成为中美两国士兵唯一能听懂彼此的语言。剧中,这样不经意便触动人心的细节比比皆是。

  演出后,三位唐山籍志愿军老兵走上舞台,与演员互致军礼。艺术总监、编剧、主演黄宏表示:“70年前的今天,可爱的志愿军战士告别家乡走向战场,他们放弃对父母的孝,选择对国家和人们的忠。我也是军人,13岁入伍,1976年来到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在这里创作演出了我有生以来第一部作品《雨夜茶棚》。从唐山地震到淮河水灾,从九江决口到老山前线,今年我60岁,再次回到唐山,和《上甘岭》剧组一道向英雄城致敬。”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